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朝路江西不十人,又看一个奉仙真。


可怜议论长倾坐,不管声名解误身。


苦忆去年郊祀日,与渠并辔笑谈春。

□定飞仙去不留,惜余生晚欠从游。


种明逸后屈二指,范景仁边放一头。


有鹿门栖堪遁去,无菟裘计径归休。

黯淡看人足,峥嵘得句过。


偶然酬造化,未敢问江河。


后世谁相定,浮生肯自多。

驿尘飞,天意紧。
香雪芝封,犹带吴泥润。
昨夜宝_开玉镜。
小砑花藤字画精,五言重喜见长城。
工深斧凿浑无迹,意静波澜转觉平。
湖上幽奇君胜赋,笔端芜陋我堪惊。
赵妹生儿身七尺,倚天剑称切云冠。
长人自惜声名达,志士宁令捍格难。
墨翟商瞿心总厚,司空城旦术何残。
赵甥诗与雅音合,韦舅宜高进德冠。
我到古人良已远,汝承宗姓莫教难。
传家自喜春秋在,居职应怜翰墨残。
两章宛转复清哀,读到鱼梁首重回。
便使短笺无姓字,也应知自艾轩来。
五年不说空山雨,今夜鱼梁著钓船。
为问故人今健否,桄榔叶暗瘴江边。
古汴豪英海,追随不厌勤。
廛中识梅福,帘下得严君。
培养逢原学,堙沈济世勋。
博洽推诸老,胸中几石渠。
暮年终反约,精义本无馀。
羲易忘言后,楞伽绝笔初。
雄编已汗南山竹,对坐松篁夸鼎足。
犹嫌官事作痴儿,故向书林巧徵逐。
苍龙宛转鳞之而,此君寂寞清且高。
骨相酸寒不足论,平生心赏旧家村。
七年误索长安米,百病几成楚客魂。
命薄不堪嗟分定,官闲犹得荷君恩。
东都有人持汉斧,南国无人系周圄。
未从刀锯宥者三,先即桁杨听之五。
五三异念同一仁,圣贤典故公日新。
身到钱塘江上初,端如碧海挂新图。
不知洗眼观潮日,豁得平生俊气无。
忆昔初为总角儿,年年秋后厌旌旗。
只今廓廓浑无事,樽酒何妨乐圣时。
天池潮汐渺难推,何事多盈亦有亏。
生长涛渊头纵白,问之消息莫能知。
白浪初看云出门,惊涛旋见大江奔。
不因江海雷霆斗,安识蛟龙窟宅尊。
公家文字足搜寻,间览容陪夏日临。
句里江山元自旧,笔端造化速宜今。
朱扉对启雄潭府,秀气平分入泮林。
冰玉心相照,谁云内举私。
深居无浪出,清节畏人知。
尚忆紫芝宇,无惭有道碑。
积善务增厚,求名惟恐多。
白圭宁有玷,古井竟无波。
议法资修定,监州极抚摩。
天宇霜风净,雷封露气寒。
群贤高宴胜龙山。
中有仙翁绿鬓、更朱颜。
漫作中都士,柴门每自扃。
遗经究终始,奇字讲声形。
前辈今无几,微言世莫听。
纷纷戏事扰真情,梦入槐宫一饷荣。
莫向蜗庐分两国,只将蚁垤当专城。
遨头定自污三顾,纸尾何妨署一名。
水边两鹄语时,山下一牛鸣地。
苍梧翠竹森然,长与闲云卧起。
笔下凿开混沌,眼中见此崔嵬。
海上神鳌负出,天边灵鹫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