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碧水遥分银汉长,夹城连抱水云乡。


层崖怪石晴空出,古木苍藤晚吹凉。


京兆宅联丹桂蔼,水仙宫袅紫檀香。

卧龙旧屋知何地,豹隐南山是此居。


十里隔河应不远,一年屡约可宜虚。


开冬屈指逢添闰,下榻论心好借馀。

柚子环堤屋后松,南阳今见此遗踪。


入门看竹惊眠犬,步涸瞻云忆见龙。


漉酒不妨同伴酌,弹冠休猜笑相逢。

赏菊持螯互品评,清秋日日接群英。


对花我愧陶元亮,把酒谁为阮步兵。


聊藉高吟抒雅趣,敢从豪饮得狂名。

零落神山,认昌华故苑,丹荔湾头。
荒塘绿荷涨晚,荡夏成秋。
三潭印月,比西湖、潮定风柔。

梨花满院读书声,竹马儿童自送迎。


共说东风吹雨散,山翁今日作清明。

寄家丹水边,归去种春田。


白发无知己,空山又一年。


鹿裘长酒气,茅屋有茶烟。

步屧春风里,翛然忘世情。


闲门无客到,载酒泛江行。


雨过山如染,潮回水自生。

迢迢去郭赊,渺渺入云斜。


桑采三番叶,桃开二色花。


割溪鸥作主,分坞鹿为家。

新田绕屋半春耕,藜杖闲门引客行。


山翠自成微雨色,溪花不隐乱泉声。


渔家远到堪留兴,公府悬知欲厌名。

别墅军城下,闲諠未可齐。


春深花蝶梦,晓隔柳烟鞞。


韶景浮寒水,疏杨映绿堤。

旧居在南山,夙驾自城阙。


榛莽相蔽亏,去尔渐超忽。


散漫馀雪晴,苍茫季冬月。

扶疏嘉树荫清流,卜筑曾闻顾虎头。


乘兴不须题凤字,逃空聊复上渔舟。


忽逢名胜尊前集,好伴沈冥物外游。

秋水蒹葭思不禁,扁舟重系此溪阴。


犊眠疏草犹迷径,鹤哺新松欲满林。


采药常嫌惊鹿迹,山中初服野人心。

何处风光乐可寻,淮西湖上草堂阴。


陶潜几树绿杨好,周子满庭芳草深。


过眼烟波随上下,傍人鸥鸟自浮沉。

碧椒结子乱鸣蝉,五月村居思窅然。


青垄岁华流水外,白头心事落花前。


松斋夜拉高僧话,竹簟凉宜醉客眠。

荒山风味澹,颇惬野人居。


素食荐薇蕨,高眠枕道书。


絺衣轻夏末,绛叶随晴初。

忆昔中村居,名流盛诗赋。


百年何所馀,合抱当时树。


良畴尽膏腴,丰年咏多稌。

山城当睥睨,水上涌楼台。


乳燕穿帘入,新筵逐浪开。


花明青眼客,日落紫霞杯。

画图林壑起云烟,使者高怀寄静便。


背郭真成浣花屋,看山如坐洞庭船。


柴门黄叶邻僧扫,石径苍苔野鹿眠。

半榻烟云拥,千峰爽气攒。


顾将青嶂色,长奉北堂欢。


绕径时生笋,循陔更采兰。

园亭开胜地,扫径奉慈颜。


树背萱长茂,池前草已斑。


捧舆过竹下,调膳出花间。

热水寺前古径深,携僧探胜几窥临。


主人杖策饶佳思,禅客观潮演妙音。


门对青岩双树迥,阶移短榻白云侵。

行李趋南服,江流送北船。
白蘋彭蠡泽,春稻楚人田。
家计鱼登课,山书竹有年。
岁运如环又在丁,万方兵甲几曾停。
孤行报主心虚赤,九死为神骨故青。
门馆年来长寂寂,须眉公等并星星。
舍此安之,且任谭谐,跌宕婆娑。
真欢场快事,百年有几,好春佳节,一岁无多。
分局围棋,踞床说剑,占定先生安乐窝。
我辈何缘,为童子师,此日殊艰。
叹腹中车转,多时不乐,身同匏系,甚日能闲。
难得今朝,佳辰有暇,何计为欢足解颜。
去城不数里,境地却翛然。
树密遮游骑,荷香出画船。
山光摇碧沼,桥影倒晴川。
结庐尘外境,流水绕平田。
三径故人菊,一池君子莲。
塔悬当户月,钟翳隔溪烟。
渐老故人少,与君兹晤言。
方山共邻里,好畤旧田园。
溪色寒生枕,松阴翠入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