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深林残暑退,宿雨乍凉天。
片月弦初上,长河影渐连。
论文樽酒外,看剑斗牛边。
泉源分凤渚,山色蔼丹丘。
姓字曾题座,风骚忆壮游。
庭芳金粟吐,池涌锦鳞浮。
熊车随别驾,戏马到山家。
今夕是何夕,黄花尚未花。
长廊通露气,古木宿烟霞。
碧溪之上白云飞,早出晚步溪云归。
闲来自拟登楼赋,恨不停云坐钓矶。
循吏临戎日,将军授钺朝。
胜归千里外,敌取万人骁。
玉剑秋魂冷,金镳夜壁遥。
名驹曾向碧鸡游,定省晨昏遂所求。
持篆还期明孝志,衔纶捧檄慰亲愁。
月明天柱桃花艳,雨洒芝田□水流。
月晴云漾到松杉,包井清泠更不凡。
曲宴几曾趋玉署,题诗犹许续冰衔。
阁铃答响依歌板,簪笔承花落舞衫。
寂寂丹江夜色空,风尘郡国叹飘蓬。
岂无佐吏如殷浩,雅有中郎识顾雍。
雪霰微茫渔火外,星河摇落戍楼东。
步上高台望帝陵,郁葱佳气护龙兴。
山川不改风云色,疆邑犹传玉帛灵。
作赋大夫频式燕,称诗诸子颂皇烝。
霜飞六月莽生寒,病骨那堪强据鞍。
万里飘零馀短剑,几人惨澹惜南冠。
邹阳梁狱书堪上,李白浔阳泪未干。
路转长林小径深,客车门外送来音。
乘风野鹤云间落,对橘仙翁日下临。
挂月未忘千乘事,采芝犹动缙云心。
紫陌花今丽,关门柳正舒。
相思千里外,惜别五年馀。
少孺高飞檄,长卿羡著书。
长江万里此咽喉,吴楚分疆第一州。
峰色晴开天柱晓,涛声夜送海门秋。
随班坐听趋衙鼓,出郭看收下网钩。
九十一度春花开,春花春酒几徘徊。
藤鞋每为看花著,铁杖何曾点地来。
锦轴受封华故里,瑶池祝寿醉深杯。
濯濯长江万里清,淄尘难染素衣轻。
孤琴月底辞单父,匹马花间又锦城。
佐政龚黄还老练,献筹尧舜是峥嵘。
太行西望路漫漫,一片孤云正好看。
尚有鹤书求放逸,那无雁字报平安。
宦情荦荦伤心苦,归兴遥遥见面难。
风骨都忘吏折腰,鸿泥踪迹倍魂消。
因缘旧证三生石,车笠新联八拜交。
片语性情通缟纻,中年丝竹奏箫韶。
商声瑟瑟岁云秋,犹喜题襟共唱酬。
九曜灵根尊石丈,古梅清梦到罗浮。
客无风骨终嫌俗,官有仙心最近鸥。
刘伶嗜酒颂酒德,此中真意犹未识。
荷锸青山随处埋,如何不葬陶家侧。
吾曹剧饱自天性,少喜酣呼老犹盛。
何处登临胜,清秋天阙间。
半林黄叶路,一带夕阳山。
帆过江仍静,云归衲更闲。
风雨才过落帽辰,招邀花底醉芳晨。
冷香入座清于水,秋色相看淡似人。
四海论交天地阔,一堂高会性情真。
宿雨初晴水满川,课农好趁绿阴天。
官除教养原无事,民力耕耘定有年。
北郭烟云归石屋,西园风景胜花田。
拜倒筵前,痛椿树、春秋偏促。
想当日、辞家之任,画纶朱毂。
绩报循良钦士庶,书传康健欢童仆。
匹马向巑岏,招摇强自宽。
人生聚散易,吾党别离难。
计日思倾盖,临风羡整冠。
乱离同失路,异地忽相逢。
执手垂清泪,关心非旧容。
话怜今日短,情苦往时浓。
烟景东皇花柳簇,画船况泛西湖。
湖心亭上即仙都。
六桥山翠积,环绕镜中图。
江云惜别年华易,筇市论交意气雄。
万里行踪惊去住,百年身世感穷通。
月明城郭潮声满,雨霁池台暑气空。
座中忽觉林樾幽,怪松堕前惊两眸。
孤根蟠错涌鳞鬣,百干奋跃纷戈矛。
千岁之柯海波卷,十亩之阴岚霭浮。
广陵本是豪华地,有美驰驱滞瘴乡。
刺史每依别乘重,仙郎何事曳裾行。
梁园岂谓能徵橡,韩峤相看失憩棠。
凤皇台上憩祥鸾,直道翻成按剑看。
报主有缘才驻足,对人无处可披肝。
一声琴鹤韩江净,万里间关蜀道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