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三年省牍镜中开,几阅玄湖堤上槐。


卿月忽悬鳷鹊观,法星犹照凤凰台。


岁残鸿雁平沙集,春转龙蛇大泽回。

水国烟霜澹远林,清尊惜别古城阴。


悬知剑佩燕京去,仍抱江湖魏阙心。


儤直几经违禁籞,同袍今喜盛朝簪。

玉节金符控五兵,将军才气振边城。


十年瀚海嫖姚幕,万里瓜沙定远旌。


此去龙韬陈帝阙,即提虎旅按神京。

紫匦传新命,彤轺发旧京。


三垣卿月丽,五夜法星明。


鼎业光儒术,彝功阐帝纮。

恭惟圣代开东观,诏选诸儒会石渠。


金匮已抽司马史,牙签犹藉邺侯书。


献芹耿耿心期在,汗竹依依手泽馀。

忆昔君家先柱史,肮脏不与世低昂。


春秋千古寸心赤,风雪十年霜鬓苍。


丹穴之雏有文章,早陪时髦歘高翔。

孙君宪府之白眉,拱璧莹然廊庙姿。


往年少府寔初筮,当道好官多见知。

瞳蒙日丽大明宫,妙选才贤应诏同。


凫舄旧标循吏传,凤毛洵美谢家风。


昌辰瑞草尧阶上,首路梅花古驿中。

结束征镳指帝京,眉山昆岫两峥嵘。


东方尽奏三千牍,上国高悬十五城。


正尔劻勷勤策士,莫将表饵当谈兵。

徵书敦趣抗高旌,应为三年试一鸣。


元礼故如松谡谡,干将耻作铁铮铮。


望中狄舍云飞岭,到日尧庭荚散英。

迎秋骊御指神京,皇路将因揽辔清。


东海泱泱循吏诵,西台凛凛直臣声。


殿中风采古前席,柱后霜棱见里行。

江晚朔风号树林,独烧银烛坐更深。


冬林更比秋林薄,霜色偏随月色侵。


雁有先几知冷暖,鸥随流水自浮沉。

秣陵寒雨暗疏林,舟泊江湄肃气深。


久旷每疑双鲤断,再逢各讶二毛侵。


酒酣人与苍烟暮,雁过声随返照沉。

玉带河流缘蔚蓝,君家桥北我桥南。


一谈忽作容易别,便是无情也不堪。

建业城南江草碧,杨子渡头江雨白。


青山双屐晓逢君,明月孤帆夜催客。


英雄四十困樵渔,于今谒帝承明庐。

君登兰省去,予泛镜湖归。


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


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

契阔人间未易论,劳君越陌枉相存。


尺书久绝南天雁,斗酒犹销别日魂。


欲笑子牟怀魏阙,曾随方朔隐吴门。

万事悲欢可具陈,十年五醉济城春。


居然华发生明镜,无恙青山对故人。


老去交情堪自见,狂来酒态转相亲。

箬笠渔竿一鲁狂,不烦姑布再平章。


君眸纵似青铜镜,那摘星星两鬓霜。

战胜年来久杜机,忽逢游客叩荆扉。


龙钟此日无他问,只比归时可较肥。

十年几赋榖城秋,五月还登百尺楼。


过雨林光浑似染,拍天岳色莽难收。


一丘自遂逃名计,三策谁怀济世忧。

尊前山色碧氤氲,徙倚高台对落曛。


阙下春归周柱史,亭边夜醉汉将军。


丹霄法从多鹓侣,白社风流有鹿群。

宝阁高临不住天,霏微春色画阑前。


孤城欲堕寒峰雨,野水犹凝远戍烟。


上界香花开胜境,故园风物入新年。

儒臣启沃沐恩偏,予假宁亲辍禁筵。


春酒自承盘上露,宫衣不散案头烟。


疏家谩拟辞荣日,石氏今当卜相年。

孤帆遥夜倚汀洲,却望天南忆旧游。


越水吴山何处梦,楚江燕月此时舟。


鸿声欲断三秋信,海色遥含两地愁。

侠少多奇节,悲歌气不平。


偶探黄石简,欲赴白登城。


锦瑟垆头醉,雕戈马上横。

广川西渡口,倚棹此逢君。


别久情难喻,欢多酒易醺。


江声过暮雨,帆影夹残云。

江干分手动悲歌,迢递关山岁杪过。


独夜怀人魂梦远,中年知己别离多。


车驱微月寒登陇,马踏残冰晓渡河。

津亭落叶点衣斑,斗酒临岐动别颜。


江上流澌前岭雪,马头晴树隔淮山。


征途岁晚鸿声断,上苑春深草色闲。

路远无倦蹄,天长无倦翼。


千里始停御,九万方一息。


未骋康庄途,终当受衔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