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小径城阴绕薜萝,瓦盆相对长高荷。


花深山鸟时还下,地僻儒绅暂亦过。


草色雨亭生画景,炉香秋院引弦歌。

雨罢寺楼晓,曲堂秋树间。


暂辍今朝讲,一玩北湖山。


仰瞻上方云,遥见林屋关。

书工如画画如诗,王掾当年固不痴。


昨日里中歌舞伴,人前解唱北山词。

老年尤惜过芳时,篱下黄花值闰迟。


夜雨有愁如湿絮,秋风无发可吹丝。


劳魂数数还乡梦,往事茫茫感兴诗。

一箪小寄青莲宇,尺土巍临白玉京。


名药晒庭分草木,好诗书壁杂真行。


劫尘息后心源净,僧腊高来颔雪生。

衡岳山中老道人,一龛一衲足容身。


禅林出定云生室,诗境行吟清入神。


瓶水不凝霞气暖,石门长扫虎蹄新。

老态已成便早睡,呼儿更与助深杯。


半窗风雨催秋到,一夜湖山入梦来。


潦水无根殊泛滥,蛩声多事为悲哀。

吾衰年冉冉,师乐日闲闲。


师以诗娱意,吾将酒驻颜。


看云知幻灭,见月喜明还。

幽兰出楚畹,美竹自湘滨。


共友三生石,俱涵太古春。


山林空见相,冰雪老通神。

短景催残岁,穷阴连大荒。


狙三随所赋,龟六可深藏。


未了惟文债,堪归祗醉乡。

鼠劣翻书册,猫驯伴坐毡。


吟怀欣雪夜,疾目畏风天。


惟酒能消日,无方可引年。

清眠梦屡觉,霜气转凄凄。


春近雁北向,月明乌夜啼。


炉香留墨篆,烛泪聚银泥。

风暴寒逾急,星回岁欲周。


缺牙便食粥,瘦骨怯重裘。


节物殊牢落,前图益谬悠。

金布庄严地,花飞梵呗时。


舌端谈孔雀,顶上集刍尼。


国寿祈天永,皇心体物慈。

黄河一曲山,天半锁重关。


圣日雄藩静,秋风老将闲。


车舆穿谷口,市井响云间。

绿天书带月宫香,问字人来满讲堂。


傍岭愿裁千万本,与公佗日作甘棠。

蕉叶飘零桂叶枯,东归片影岭云孤。


春风桃李新阴满,待补山城种树图。

上人合动山间兴,吾恨衰迟学谢安。


纳屐操筇那有限,吹云落雨漫无端。


先凭报信春枝破,预想分题雪屋寒。

西风吹北山,晚日晒新雨。


岚光发岩岫,草木纷可数。


翠壁倚万丈,白云横一缕。

一朵荣州翠。
是人闲、埃风净处,万年秋气。
大势山形雄西北,乱阜镵天无次。

作别青山又别君,思君今夜万山春。


仙乡古寺他年会,寒食东风旧主人。


自笑绿林愁李涉,相看白酒尽陈遵。

心上华阳杂梦痕,此身落叶欲归根。


万山拦路争诗客,一水浮花到市门。


每念陈陶吹战血,久输王霸卧山村。

市远村醪不易沽,一瓯花乳借僧厨。


笑呼童子烧松火,清到仙人入玉壶。


见说雨稀寻水远,迟来山上并茶无。

万峰高处古灵台,大石蟠空壁坞开。


历尽兴亡伤乱世,造成形胜费雄才。


千家人向眠牛聚,四面山如怒马来。

一丝路挂星光碧,屋在星边松树边。


上古封疆疑獠迹,下方田垄作螺旋。


人和胜处三门险,牛乳香浓一勺泉。

数株榕树客门遮,缓下山坳石级斜。


大好春光元野外,薄游风味似天涯。


贫挑石炭怜崖户,雨渴秧田念水车。

行尽风霄欠小楼,请看釜底置荣州。


多年宿处山窗改,活水香时茗碗秋。


客过松阴招午饭,路宜崖下辟庚邮。

云腴养碧,月液含秋,谁分老来乡味好。
美人新摘,春到千山万山早。
牛峰道。

眠雨茂陵秋,曾赋上林游猎。
谁乞金茎澄露,疗琴心消渴。


相哀几辈赖云鬟,高楼句愁绝。

北山佳景胜南山,乘兴登临眼界宽。


樵斧伐云春谷暗,渔榔敲月夜溪寒。


一区池占林泉胜,四面天开图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