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乱起杏花落,贼平梧叶飞。


顿忘三伏暑,竟解万山围。


大将伤流矢,诸军曳血衣。

晓楼衾薄梦回频,辟户寒光绝点尘。


各各一篷船未动,差差万瓦屋如新。


高门定有丰醪饩,下里畴能馈粲薪。

拔茅犹在盍归休,何事清河日倚楼。


百岁四分三已过,十朝九醉一无愁。


独遗蕙帐容逋客,谁向瓜田识故侯。

生红一簇海榴枝,惭愧虚翁两鬓丝。


久客湖山何足恋,□□父子自相知。


江南江北千钟酒,身后身前万首诗。

心远由来绝世纷,更寻丘壑避嚣尘。


门阑已觉贫无事,宾客应怜老畏人。


诗不名家免招谤,酒虽作病要全身。

小园曲径,度疏林深处,幽兰微馥。
竹坞无人双翠羽,飞触珊珊寒玉。
更欲题诗,晚来孤兴,却恐伤幽独。

覆棋一局恨陈陈,又见神州涕泪新。


朱咮难招空感逝,白头相对更何人。


聊凭烟景消尊酒,渐密楼台掩塞尘。

二十年来事万更,枭材狐

旧恨惊心耿不眠,沉沉影事渺如烟。


羊求歧路途何问,葛采旄丘岁几迁。


同梦未甘成己背,销魂难再是丁年。

飘飖江海身,南北随所缘。


胡今尽室行,别恨翻牵连。


故人重我行,置酒酬诗篇。

好境初逢两相得,重到便惜哀乐参。


焦山诸庵尚好在,惟羼识想随幽探。


昔来玉兰正作花,今看绿叶空扶檐。

因循果决失原齐,惭愧钧天梦未迷。


万有一疏诚死罪,本难自信况天懠。


贯轮终欲师飞卫,守树何曾负跛奚。

景物西郊并恨新,绿杨曾拂属车尘。


萧晨古寺喧游屐,衰鬓寒山及闹春。


风色微添空黯澹,粉光遥拥碧峋嶙。

夜夜。
夜了花朝也。
连忙。

未央玺书东南驰,天下万手皆齐眉。


不将两字詈文仲,直向千秋歌子皮。


乃知金陵朘元气,只为冻水标明医。

海上青鸾杳未还,至今消息有无间。


毋论神女曾捐佩,不向君王乞赐环。


风急乱英迷客路,雨晴圆照满家山。

苦海依稀见宿因,长期抖擞出风尘。


从他斑管书文伯,不博黄冠署道民。


举眼便非干已事,到头须认自家身。

长安东风散木稼,德星荧荧照江社。


五年南阳思卧龙,一日中国相司马。


父老能追弘治日,斯人岂出三原下。

紫泥黄耳到同时,家国无虞慰所思。


饮马天骄归朔漠,安巢越鸟返南枝。


休祥允恊灵棋卜,喜事何因乾鹊知。

有子黔娄似,生涯老更贫。


多惭难绝俗,所幸未违亲。


作苦成无养,为高致不仁。

内则时时读,中言子法多。


味调鱼子酱,香入燕儿窠。


未恨清贫甚,徒嗟少壮过。

忠养无穷日,难终孝子身。


三千王母岁,六十老莱春。


竹笋冬方茁,梅葩腊已新。

八十还馀四,生年值甲辰。


讵知王氏腊,犹是汉皇人。


膝下头皆白,堂前彩自新。

岁岁嘉平月,诗称寿母篇。


麻姑将九十,桃子定三千。


养恨芝薇薄,居愁市井偏。

乔木宋时村,安亲一小园。


白头乌子母,新粉竹儿孙。


古老衣冠在,虚无手泽存。

七尺人难许,归耕已十秋。


亲安因不仕,母老复何求。


妇汲朝临涧,儿樵晚下丘。

白华磨错久,无欲是生平。


有耻甘违世,非时敢殉名。


晨羞牲鼎少,夕卧水烟清。

朱萼身虽老,连枝得弟昆。


无营三处子,有道一曾孙。


南雪多为雨,西山半入园。

儿年一甲子,发白与亲同。


养志惟高尚,遭时且固穷。


莺花知汉腊,儿女解秦风。

八十二春秋,麻姑未白头。


长年乞王母,介福与康侯。


称老吾何敢,承欢恐未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