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炎蒸经月掩荆扉,城市红尘十丈飞。


井水欲干犹可忍,空山不旱已常饥。

减俸劝施收几斛,沟中或可存遗骨。


青州富守亦何人,苦口属告我良牧。

今年饥望明年熟,野赪曾无一寸绿。


村南尽有田可耕,谁使卖剑为买犊。

中贫人赈数升榖,持去连糠和苜蓿。


一勺分作两日餐,食尽还愁生计促。

羸妻冲风行且哭,偕毙不如将去鬻。


市价斗米值千金,一妻难籴一升榖。

揾泪伤心走穷谷,稚子牵挽跌且仆。


眼前饥死不能起,暂作生离委中麓。

荷锄携釜出门泣,欲行不行空踯躅。


本以逃死去其乡,此去生死那可卜。

吹霜打雪北风号,惨裂肌骨息不属。


老人一夜卧且僵,少待将无幼壮续。

资用斥尽典敝服,圮颓止剩半间屋。


拆将难得易一饱,明日忍饥草间宿。

羊豕杀尽继以犊,木皮草根聊充腹。


掘得饥鼠带毛啖,爨底无薪煮不熟。

闾右几家蓄红粟,早供恶少眈眈目。


乌聚横抢白昼间,眼看贫富计同蹙。

万历乙卯天行酷,齐城八百付荼毒。


虐魃驱将火云飞,烧尽荒原无半菽。

高台本宜春,君行亦宜秋。


宜秋正南望,苍苍烟雾浮。


秋色理征传,轩骑从诸侯。

季秋氛气敛,天宇旷澄明。


樽酒送远客,税驾出林坰。


层轩四望起,万里秋阴生。

宝丛深夏白琉璃,高影慈云十二时。


愿物不为香饵取,在人非有玉环期。


一围天地浮沉共,半日山林老少随。

重归丁鹤。
正云霁蓬壶,蜡舒梅萼。
人向西园对酒,酒酣歌作。

青眸如旧。
把世路羊肠,等闲参透。
可笑小儿造物,种禾生豆。

当年尚父,一个便兴周。
今十倍,更何忧。
冲融道貌丹为脸,扶疏漆发黑盈头。

蛾眉班卷戴花回,遥望君王玉色开。


画楯诸班谢茶酒,尻高首下一声雷。

鹤外倚楼看。
云飐晴天。
天高鸡犬碍云关。

霞下天垂宇。
倚阑干、月华都在,大明生处。
扶木元高三千丈,不分闲云无数。

老眼静中看。
知我其天。
纷纷得失了无关。

十七年间作外臣,重来三日齿嘉宾。


天颜不减当年泽,点检同朝共五人。

再坐犹馀四屈卮,筋驽肉痹股生胝。


侍臣醉饱皇欢洽,更看终场角牴嬉。

蹴鞠寻橦列广庭,吹丝按竹布前荣。


卿郎朵殿浑无见,只听时时万岁声。

有次鞭鞘陆续鸣,赭袍当殿万簪缨。


群臣拜舞分行坐,十味肴羞酒五行。

严妆列卫启宸居,百辟滔滔若贯鱼。


后幄宰臣先奏事,犹随郎从立前除。

珂伞摇心梦不成,忽听吏皂放衙声。


吹灯拨火供晨粥,趁到皇城恰六更。

年光又见一百五,春意才馀十二三。


节物催人浑不觉,谩随白堕看红酣。

昨宵浑不遣花知,畚锸和根带露移。


睡里骊珠醉中屐,想花失在未醒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