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淡中著色似狂颠,心与梅同迹不然。


夺我焉支宁免俗,岂无膏沐独争先。


辨桃认杏何人拙,压雪欺霜政自妍。

灯火千门竞是日,出户黄昏云抹漆。


夜光乘闇何处投,冷淡行人怅如失。


明朝风清天动色,云阴初若龟兆坼。

孤城残雪漏声寒,灯火稀疏社鼓欢。


元夕已过人未醉,小桥重度夜将阑。


月华似向瑶台见,花雨真将玉树看。

盖世英雄主,恢弘事业多。


南分交址郡,北控斡难河。


玉帐銮舆远,神宫紫翠罗。

四月既望夜望月,云起天东如涌波。


坐久云间明月出,或占水旱果如何。

偶傍船窗立,惊看雪袂来。


羁怀三月久,欢气一时回。


换米携盐策,延宾举酒杯。

冰奁照彻碧琉璃,此夜重看尽未迟。


风露满庭人影瘦,清光元不减毫厘。

闻说高轩早出城,一尊乘夜饯君行。


后堂绮席初烧烛,西郭铜壶已换更。


亲戚幸联先圣裔,往来难尽故人情。

辕门齿德重新安,颜色如童发未残。


秋水深藏三尺剑,春风初试九还丹。


佳辰谢客心能静,老境看孙梦亦驩。

小驻肩舆野水滨,轻雷将雨酿花辰。


板桥中断春溪涨,竹筏遥呼晚渡人。


云气黑催诗思远,江峰青入画图匀。

吟须再见一茎霜,愁思应随一线长。


月色也从今夜减,酒怀争似少年狂。


海榴漫说偏多子,乔木谁怜隔异乡。

月上圆丘辇路平,礼宫新议借绯行。


前驱接踵呼清道,中使留身候锁城。


龙漏下传银箭急,牲房分送绛纱明。

舣舟阊门下,揽衣涉南濠。


居人爱杨子,力任细书劳。


手校日弗给,续晷焚其膏。

埙子生今日,吾方在客中。


课书劳阿叔,戏彩念而翁。


露泻秋茎白,花占夜蜡红。

登高頫层城,远盻穷燕粤。


东窥沧渤流,西抚太行碣。


轮光出海隅,浮云敛天末。

群仙振佩满凭阑,来向君家赋考槃。


绕膝儿孙谁不羡,齐人翁姥自相欢。


上元紫凤夫人驾,函谷青牛老子鞍。

天门今再入,瞻忆十年曾。


日月翔龙地,松楸下马陵。


帝功成靖难,祖德侍中兴。

草堂溪上见钟山,会有金钱节假闲。


酒渴我犹通汉籍,诗名君已动江关。


苑花半杂金支里,窗雨微添玉溜间。

千家明月照帘栊,高咏凉天散步同。


木叶自能飞洛下,秋声先已满云中。


银河影落词臣酒,玉兔光摇御史骢。

东来车骑访幽栖,共待清光手重携。


九市烟尘人境外,万家砧杵帝城西。


黄山远见宫槐直,紫阁平临海树低。

崇山道明水,皦皦石潭清。


上有木龙树,葳蕤闻凤声。


开琴待明月,月向清溪生。

七旬彼此对堪怜,病里回思一慨然。


少小精神皆敝尽,老年岁月任推迁。


常怀旧学穷经史,更想余闲力简编。

积雨宁愁坐闭门,剪灯无语已黄昏。


窅然涪水诗千首,远与彭城溯一源。


得句最为天下士,感秋聊借晚来尊。

匝月霪霖到夏残,遂成秋涨泛河干。


环畿万锸争疏堰,举国连兵甚旱乾。


已败渚荷倾潦落,渐疏园柏待霜寒。

国亡身老甚须臾,楼外风来雨打湖。


湖水荷花三百顷,万鱼齐泣过河枯。

人语灯光静曲廊,坐怜月减一分强。


层阴片叶梧初落,不是闻声不断肠。

晴云欲雨北城根,草堞萧条风更喧。


人语桔槔鸣浅水,角声楼橹隐遥村。


迷阳已阻山中约,炙背真成野外言。

猜。
谁拂湘帘一线开。
无人影,风送落花来。

雨过春深,溪水涨、绿波溶溢。
年年是、杨花吹絮,草茵凝碧。
驹隙光阴身易老,槐安梦幻醒难觅。

潜鳞故故上钩迟,翠袖凭栏自一奇。


半夜醉归闲有趣,一年春尽事如宜。


盍簪何惮再三渎,览镜堪嗟六十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