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夏暵不可当,避炎乃亲冷。
吾斋寄人外,语笑忽破静。
美竹山所同,天与苍璧靓。
畿南之山最大房,石廪层沓摩穹苍。
银陀峻极古弗贵,伟此岩壑称上方。
峰回涧束合林翠,森壁留罅穿天光。
广川六百里,驿道上皇州。
紫极星辰近,黄河日夜流。
村明深夕火,滩泊过年舟。
芙蓉六六森如铲,乘舆登临寄疏散。
绿沈灵湫老龙蛰,翠护祇园新竹短。
山乐鸣空石洞寒,金鸡舐鼎丹炉暖。
卿不见将军力挽十石弓,勇没矢筈寒气隆。
又不见翰林醉挥数寸管,敕赐宫袍天色晚。
古人文武具全材,但见伎俩忘形骸。
一庵潇洒何年构,半近青山半近原。
群木丛中留古冢,小轩明处见孤村。
灶烧落叶茶烟湿,门掩苍云竹日昏。
梧桐叶凋辘轳井,万籁不动秋宵水。
金杯泻酒艳十分,酒里华星寒炯炯。
须臾蟾蜍弄清影,恍然不是人间景。
走马出东署,承明漏向残。
月华分曙色,霜气重秋寒。
车驾榆林道,衣冠玉笋班。
凉风飒江介,云日弥城邑。
玄宫冠隆坻,爽林秋气裛。
右瞰灵波长,左拱朝寺袭。
谯鼓声初动,清光已满天。
遥怜千里共,尚欠一分圆。
隔岸谁家笛,长江客夜船。
使车轣辘到长安,百二山河立马看。
八水分流三辅阔,五星连影九霄寒。
宾来续赋嗤狂简,札到分金壮羽翰。
惊飙襜襜透纤绤,藤阴张帷坐深碧,行觞话雨呼促席。
胜事能兼况佳客,赫曦潜消九衢涤。
急点排窗箭鸣镝,震霆一声住檐滴。
和泪吟成字字新,临歧无计托情亲。
祝君短箑徐摇际,好为清风念故人。
寒蝉先秋鸣,凉意在树杪。
卧闻檐雨止,起视琐窗晓。
清风来不速,引我至琼岛。
梦回何处觅慈亲,白发萧条想像真。
貌瘦应知缘疾久,心伤仍是为家贫。
空悲霜露魂千古,虚掇科名子四人。
洞庭三日棹,岁晚惜残晖。
水落湖身瘦,沙平雁影微。
酤帘排作幕,渔网市成帷。
瘴雾蛮烟路欲迷,荒村野店听鸣鸡。
只知当道横罴虎,又说严城急鼓鼙。
饥鼠夜深背镫出,怪禽日落向人啼。
吏才经术久闻名,东海争夸万石荣。
毕竟家声传义勇,早知天道极神明。
白头色养心馀恋,朱鸟归来泪共倾。
早办靴刀一死轻,全家蕉萃困围城。
已拌沈水从先络,谁使逾垣作吕荣。
天意欲全黄口嗣,时危竟弛赤眉兵。
边城从古叹孤悬,忽见军烽照义泉。
狭巷短兵相接战,亲闱永诀敢图全。
衔须温序忠魂在,食肉班超壮志捐。
千花滞春江,遵海得清旷。
十日溷芳尘,登舟寄孤畅。
僬僬仆走下,床床客分上。
蝶翅平沉疑坠叶,蝉声孤起在高枝。
空庭秋意无人会,月转西楼淡淡时。
为问微园绮,何如唤孔宾。
好山时步屧,幽涧或垂纶。
尘远知仙近,人疏觉道亲。
山色朝尤爽,溪声夏亦寒。
蹇予资固陋,所得是平宽。
庭日荒苔藓,林风老蕙兰。
尚见暗尘随驷马,忽惊飞电扰群龙。
玄云合沓涛头上,白雨浑酣乳面浓。
淡碧鳞鳞生晓涨,小红漠漠放春容。
覆雨翻云一霎中,雷鞭击柱起乖龙。
推愁正倚三杯酽,破睡那能一枕浓。
桑下持锄如许健,席间失箸若为容。
万炬红莲陆海中,车如流水马如龙。
九街画鼓春声满,百柁琼艘蜡味浓。
底事狂雷翻地轴,叵堪笑电破天容。
问酒竹篱深,寻诗土花碧。
石上更盘桓,长啸情何极。
走马出东署,承明漏向残。
月华分曙色,霜气重秋寒。
车驾榆林道,衣冠玉笋班。
春归村坞绿阴迷,又向山腰转马蹄。
收尽雪芳犹采撷,割残云穗再扶犁。
乡谣到处无音律,野饭黄昏只笋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