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渚清沙白野云宽,一棹随风下石湍。


客里逢春须尽醉,只无生菜试春盘。

为爱嘉鱼不放舟,从容访古入林丘。


回仙不见空祠宇,白发黄尘起暮愁。

舟泊苍梧挹渚风,九疑何处吊重瞳。


两溪流水浮云底,四面青山夕照中。

青天阔处是藤州,遗迹空寻秦少游。


树压古城人影寂,夜深江月下高楼。

水天空阔两山齐,茅屋参差竹树低。


千里客怀谁为写,一声春鸟隔林啼。

道出容州蚤泊船,可人相见玉娟娟。


隔溪咫尺神仙窟,不得幽探小洞天。

出水云山几百重,回流犹是学蟠龙。


绿溪贳酒无村舍,终日娱人只老松。

中天晴日敛山霏,犹有高林露滴衣。


欲就石崖题岁月,湍流催筏去如飞。

磷磷湍濑雪兼风,短筏蛇行乱石中。


今夜好从何处宿,笑将蛮语问山翁。

直上龙威万石梯,翠萝遮日白云低。


须臾又作沙鸥伴,筏上吟诗下浅溪。

廿里徒行万里遥,难于孤艇逆春潮。


自从羸马归官后,便合还山作老樵。

乱石排溪急水悬,夕阳衰草白鸥边。


明朝短策穿云去,不似舟中得稳眠。

两山不见临溪屋,长日还无唤渡人。


逆水孤舟行数日,哀猿空使泪沾巾。

雨歇北风生晓寒,湍流初急进船难。


路从螺蚌湾头过,羡杀轻鸥卧石滩。

龙母山前曙色微,故人相别思依依。


五羊仙子知何处,一片征帆带雨飞。

舟到嵩台是岁除,乡人一见胜家书。

今日西园集,联裾蜀国英。


为君聊置醴,念我昔专城。


丽句皆新意,高谈多故情。

春光垂欲尽,夏景渐增添。


郁郁松篁茂,萧萧风雨兼。


花心随絮落,屐齿被苔粘。

《尚书》未百篇,《春秋》疑断烂。
列史志艺文,分卷本亿万。


传之千百年,存世不及半。

客怀多。
尽酒浇不尽,无计与腾那。
草欲迷天,花全卸地,人间花草蹉跎。

春光如梦,还如雨并作,将归消息。
一片飞花千缕恨,挂断游丝千尺。
蝶味都阑,鸟声无赖,狼藉难收拾。

青山缺处平芜远,不见江南芳草岸。
待凭春水送归舟,还恐归期同电幻。


愁情久似春云乱,谁信言愁情已倦。

西园雨过风犹劲,细算无多春色剩。
花心睡蝶漫魂酣,叶背流莺休舌佞。


双情缱绻凭谁证,锦段貂褕珍重赠。

银屏一曲天涯似,谁遣青鸾通锦字。
零红断粉总愁根,忍作东风行乐地。


十年冉冉无穷事,似影如尘浑不记。

瑶台昨夜传银电,芳事依稀知近远。
擘开紫菂苦深含,抽尽红蕉心未展。


嬉春绣毂轻雷转,尽载笙歌归别院。

已解嘉禾缆,兼程一叶轻。


雨收黄歇浦,帆挂吕蒙城。


未觉劳行役,闲生吊古情。

舟行真自在,风顺不稽程。


天逐江流转,帆随鸟翼轻。


越山青未断,吴岫远相迎。

古稀岁月半相侵,碌碌无成泪湿襟。


截发已虚慈母志,食羹未遂小人心。


七年哀隔松邱冷,此日悲依枫木深。

春王正月,雪阵联翩下。
我有春风怎生卖。
忽扫残夜雨,推出朝阳,天地里,玉烛一枝无价。

乳雾浮浮啜新茗,只疑春自壑原来。


开筵人日逾三昼,试焙申年第一杯。


首面光肥香已透,辅车津润味全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