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浮云无定,任春风万点,吹上寒枝。
砌外珑璁,暗香夜透帘帏。
闲情最宜酒伴,胜黄昏、冷月清溪。

小春天未雪。
见两蕊三花,放梅时节。
昴宿孕人杰。

十月临汀气候讹,桃花零落发林阿。


也知欲趁春风媚,争奈穷州地暖何。

传车十月到长汀,郁奥犹如暑气生。


经夕山川带云雾,凌晨雷雨动檐楹。


乍逢旅客殊多怪,惯见邦人悄不惊。

风脚无时定,霜花昼亦飞。


天愁云四合,树冷鸟相依。


陋室群书满,衡门俗客稀。

夜来风絮鸣觚棱,纷纷消息何频仍。


不堪十月已四白,岂暇一岁夸三登。


祁寒未必小民怨,哭雪政恐樵夫憎。

广东冬气作春蒸,浙土如之得我惊。


桃李猖狂争窃发,昆虫龌龊学微行。


向南柳可为先进,投北梅犹是后生。

黄花已判一年休,短褐无端又去秋。
环堵肯云原宪病,卜居那免屈平愁。
交情白发知难有,故里青山未拙谋。
果见严滩彻底清,孤舟来去怎忘情。
江如学派迂能达,山似诗怀看不平。
出水送君鱼知味,穿林识我鸟呼名。
官默默,民忙忙。
南门不守守江塘,黑夜红烧贼入疆。
贼入疆,心仓皇。
久闻使君归,扁舟欲自载。
竟负九日约,吾意良有待。
今朝得得来,适与佳辰会。
萧关风急马频嘶,四塞河山动鼓鼙。
独立高台望烽火,胡笳多在蓟门西。
秋圃狼荒问落英,背违多事可怜生。
也应一笑呈襟素,何处人间待目成。
出门终日雨霏霏,池上黄花约巳违。
岂谓西风摧不尽,含章犹待主人归。
少别成经岁,重逢尚问年。
登龙瀛海近,倚马汉宫连。
日色临双掌,阳光动八埏。
星霜惊易序,鸿雁喜同声。
结翠青松合,凝光紫雾生。
分庭俱下拜,列座细通名。
侯家金作埒,戚里锦成行。
云汉齐鹓鹭,楼台集凤凰。
上台连帝座,列宿动文昌。
四海逢知己,重过戚畹家。
小春斟御酒,疏鬓忆宫花。
逸兴凌寒色,芳心共岁华。
曾缀金闺籍,欣联玉露卮。
杏花三月宴,蓂荚八年期。
文采当朝彦,章缝此会奇。
落叶残灯卧柳城,长江远海隔柴荆。
久淹客路头俱白,暂想云山梦亦清。
黄鹤紫芝空谷晚,寒梅疏竹小窗晴。
满林黄叶肃霜天,挑尽残灯未得眠。
无限心中隐忧事,又看新月挂天边。
雅集澄台最上头,小春忽睹万枝秋。
满丛佳色含朱槛,盈把繁英计酒筹。
香满更宜邀客赏,露浓不用替花愁。
立国推和议,输金息战烽。
古今嗟一辙,涕泪洒无从。
黄菊花犹盛,黄藤酒尚浓。
公归七百载,又值丙申冬。
初以放翁号,能谈蜀郡踪。
枝官拌弃掷,祠禄愧优容。
老禅独卧千岩表,枯木寒云伴此身。
只倚藜根作诗本,肯分秋色与骚人。
心源落落故难合,笔势翩翩想绝伦。
清旦绝大河,拍堤滚黄沙。
巨舟忽摇簸,心悸眼亦花。
咨予岂轻生,将身试鱼虾。
笋舆趁晓踏铜驼,休暇仍逢景色和。
闲挈壶觞游翠霭,尽呼儿女看沧波。
茫茫烟渚群鸥下,隐隐晴虹短棹过。
十月天犹暖,浑如二月晴。
雷声兼雨势,春令已冬行。
稻穟多生耳,田家有叹声。
莫莫休休兴已阑,满头尘土更弹冠。
雁从北到传书易,淮界中流遣恨难。
篷底吟哦诗有味,胸中磊磈酒无欢。
尚暖先添夹,方寒却用单。
不惟春料峭,况值雪飞翻。
但欲朝仪肃,难求己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