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臣闻尧以仲春之月,刻玉而游河;舜以甲子之朝,披图而训洛。
夏后瑶台之上,或御二龙;周王玄圃之前,犹骖八骏。
我大周之创业也,南正司天,北正司地,平九黎之乱,定三危之罪。

水阁山斋架碧虚,亭亭华表映门闾。


力田岁取千箱稻,好事家藏万卷书。


旋对杯盘烧野笋,别开池沼养溪鱼。

芳华旧是刘王苑,咫尺鹅潭见海天。


蝴蝶茧从仙岳至,菩提纱向帝京传。


光流故国馀明月,魂傍孤城作暮烟。

到日便为归日计,别来还有再来缘。
流光似箭垂垂老,慧命如丝兀兀悬。
冷局已无争道客,空囊难赠买鞋钱。
偶寻江介宿荒庵,回首城中见盍簪。
烟雨有时迷穗石,风波无路阻鹅潭。
木鸡老去慵司晓,白雁秋来早向南。
病骨支离七尺躯,不堪长作寺家奴。
别山渐觉人将老,入世方知岁易徂。
岂有樊笼宜野鹤,更无寒暑管樵夫。
久住湖山老律师,钝根曾感授毗尼。
重来旧社逢生日,一到新城只暂时。
多窦塔中分半座,杂华林里策双眉。
宰官招我下重关,楖栗横肩自去还。
爱听三车迟近院,曾先五马入深山。
风流况有宗雷并,云外偏宜皎贯闲。
折柬寻僧几日情,俄闻万里逼王程。
一官久系皇恩重,三径从抛乐事轻。
梅萼渐看帆影远,杏花回首马蹄横。
近郭名蓝半壑开,华簪方服对高台。
云生几席僧催至,香满山厨客带来。
万里风烟霜竹断,三生魂梦午钟催。
闻说华林院,名将阙里偕。
生徒似东鲁,书籍胜西斋。
俎豆儒风盛,埙篪乐韵谐。
闽南风物颇穷搜,更为闽南一日留。
方伯忽催言别句,越山难尽满怀秋。
轻阴且莫愁时暮,醴酒还堪话壮游。
濠濮空留馀想。
翠华至、几番游赏。
此日林泉都板荡。
杖藜欲往叹涂穷,赖有林庐寓此翁。
日暮凭栏看涌月,夜凉开牖濯清风。
浮沉直拟群鸥鹭,冷暖安能效燕鸿。
风塘菱荇散,鱼鸟自相亲。
天怒驱神物,途危息老身。
所闻归夜梵,不寐达明晨。
来城常作客,向寺即如家。
佛子住才去,闲房飞供花。
江秋欣见苇,野暮厌闻笳。
孝义冠乡闾,门多长者车。
岁收千顷稻,家贮一楼书。
待客开新酒,留僧煮嫩蔬。
诸郎焉肯负尊罍,临别连呼大白来。
问我何曾高兴索,满街明月踏歌回。
烟花四部旧曾题,迭变新声拍按齐。
听到关情情忽忽,绛纱休妒翠眉低。
四月探春春已过,他乡行乐莫蹉跎。
诗家文酒娼家会,弦索全抛翰墨多。
一片清江写远忧,新花还觅旧青楼。
黄衫谢去诸年少,领略风光几白头。
苑柳倚春骄,禁得东风重。
水北修篁似旧无,怨雨愁云拥。
禊事曲江头,游屐年时共。
君家仙馆带村塘,气象清鲜雅趣长。
千里客来如海纳,一楼书静透山光。
门闾旌表芝泥贵,科篇联翩桂籍香。
羽葆来临鼓吹停,华林畅饮倒长瓶。
万年天子瞢腾眼,错认长星作酒星。
华林家声世不渝,云仍次第秉鱼须。
乌衣门大容高盖,蝌蚪书多聚硕儒。
里巷当今为甲族,风烟从古是仙都。
居近华林对白云,义风深可羡人伦。
儿孙尽得诗书力,门巷偏多车马尘。
楼上落霞粘笔砚,池边怪石间松筠。
切断牙床镂紫金,最宜平稳玉槽深。
因逢淑景开佳宴,为出花奴奏雅音。
掌底轻璁孤鹊噪,枝头乾快乱蝉吟。
晓日东楼路,林端见早梅。
独凌寒气发,不逐众花开。
素彩风前艳,韶光雪后催。
山林谐宿好,君况是同心。
倚剑昆仑近,搴帷渤澥深。
风巢孤鹤唳,云壑一龙吟。
共是金闺彦,同为宝地栖。
龙池今日醉,雁塔异时题。
坐石苍云满,开尊碧草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