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石楼云卧对江城,城角吟霜永夜清。


料得南枝正愁绝,不堪闻此断肠声。

空明片纸涵晶莹,微惹惊蛇一线灰。


白社原同匡岭寺,青山不染米家堆。


偶移浅碧腾腾合,小试光风灼灼来。

根窠休访午阴圆,斜上幽窗倍可怜。


映字不妨遮粉本,谈经适尔点青毡。


高秋巳瘦馀清泚,积雨欲消待往旋。

色借明缘还似幻,白生虚室不曾遮。


老夫偶梦看成蝶,诸子忘弓莫问蛇。


月满桂难亏玉魄,雷惊春已长花芽。

凭阑觌面不相知,邂逅晴窗瞥见时。


浅黛斜分临晓镜,落花轻惹上蛛丝。


萍开绿水鱼情得,叶坠幽光鸟梦奇。

几枝略点红垆雪,片晌聊依篆尾香。


稍惜晴风吹不定,还愁落日去偏忙。


露珠暗坠惊魂起,㬉晕斜轮数叶凉。

心通无地更询他,隔院风生乍染魔。


垂手舞因轻带鸟,扶头醉且厌堆螺。


微凉羽扇频摇曳,半睡仙裾自沓拖。

月华欲上不得上,晴光一倍偿今朝。


轻云疑尔还相掩,宿雾初蠲忽巳飘。


低亚殢人相绰约,回波响远试逍遥。

粉红朵子不胜簪,何日移根鹫岭深。


碎颗绿攒知暑过,栾枝红透得霜侵。


凉分细叶犹张盖,秀结枯条可架禽。

与子避俗祇园深,高阁雨鸣如洗心。
芳草杜门无马迹,墨云缠树有龙吟。
堪怜把笔临池水,况复衔杯对竹林。
京国南还水路遥,城阴复此驻兰桡。
可怜关外重重闸,不放河流过鲁桥。
目送飞鸿手抚弦,十年幽事已茫然。
谁知昨夜南归梦,犹在云山野水边。
大地标琼观,真游入翠微。
中天开突兀,半岭度崔嵬。
回见平原绕,低看野气围。
中天积翠削巑岏,扫石衔杯醉不冠。
樵路半垂青嶂底,歌声全出碧云端。
飞来别作仙人掌,望去平临玉女坛。
野色岚光面面新,上清楼阁俯嶙峋。
杯间月出瑶台夜,杖底云飞玉洞春。
地尽群峰开象纬,天容双屐出风尘。
马上壶觞处处从,花源又入白云封。
石渠飞沬溅春酒,茅屋临流响夕舂。
雨色微侵青薜荔,山光倒映紫芙蓉。
百尺高台古树林,池边不雨昼萧森。
游逢载酒春先暮,兴到看山客自深。
片石千秋留鸟篆,寒潭百尺想龙吟。
六龙扶辇自天来,九陌香风净御埃。
荷戟驱途皆上将,垂簪护跸尽仙才。
佩声远导鸯行乱,旆影徐麾雉尾开。
芹曝难消五尺天,寝兴何日罄亲前。
望遥南极心徒恋,思入蟠桃席共传。
建水春生琼液满,幔亭云霭瑞光连。
清品梅为侣,芳名竹并称。
浑疑红豆种闲庭。
深爱贯珠累累、总娉婷。
月夜瞻{日阝}路,浮云飒飒归。
减书参去便,风急不听回。
我国天岸北,他邦地角西。
秋宵残月风萧萧,溪路纡曲山岧峣。
苍茫恍入白云去,一径直蹑天门遥。
骏马崎呕互高下,雄关睥睨干云霄。
寿阳出发月光灭,夹道荦确马蹄热。
四十里至平定州,蒙蒙元气山头结。
颇嫌阴晦封晨辉,忽见霏微数点雪。
失势愁千丈,回眸忽百寻。
后崖迷向背,半壑划晴阴。
径滑披榛翳,霜严少树林。
冒岚余浅雪,叠石构飞甍。
马自嘶风立,人因出隘争。
岩凹扪虎迹,天外走雷声。
巀嶪忽自平,心目一为旷。
帝座殊未遥,踟蹰碧落上。
班荆待同游,且与云揖让。
岭路千寻一线环,沿缘石角缓跻攀。
登高宋使孤烟散,唱凯辽师倦羽还。
袖底瓯翻星汉水,马前笏插塞门山。
疏竹雨添翠,远峰秋更青。
来寻石门涧,未识香材亭。
白日午不到,清斋人独醒。
花发朱明雨后天,结成红颗更轻圆。
人间热恼谁医得,正要清香净业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