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丈人石畔云起,女郎峰头雨来。


可怕千秋望断,只愁风横吹开。

趋府不休自怜,人生几许流年。


不羞挂名牛后,所恨望尘马前。

小驿残茅短篱,偶尔浊醪一卮。


却似区区天地,野夫寄此何为。

无思无为足矣,不笑不取何居。


生儿但识丁字,慎勿读父之书。

爱弟策名京兆,严君奏捷未央。


不才也能随例,年年管领长枪。

有论已乖养性,无书自成绝交。


且从李耳视舌,不与陶潜斗腰。

狗监故知犬子,太玄自守童乌。


任他出山小草,甘老东吴菰芦。

江上风光烂不收,一年春物又将休。


鸣鸠乳燕自相得,飞絮落花如许愁。


目极关河天杳杳,身归闽粤兴悠悠。

我亦乘桴向海涯,无人复献雨中花。


却愁春梦归吴越,茗饮浓斟薄荷芽。

闻说容南久,安知客路经。


沉沉洞天近,湛湛古湫渟。


日落峰峦翠,春回草木青。

路入容南境,风烟自一方。


山空云苒苒,春动水茫茫。


紫府丹砂秘,幽村碧树芳。

百花成实未成归,未必归心与志违。


但有壶觞资逸咏,尽交风景入清机。


半川阴雾藏高木,一道晴蜺杂落晖。

十月荒郊雪气催,依稀愁色认阳台。


游秦分系三条烛,出楚心殊一寸灰。


高柳莫遮寒月落,空桑不放夜风回。

林外方塘塘外山,洞门高下锁烟鬟。


藤阴满院闻蝉语,云气当轩待鹤还。


绝妙文心惟曲折,最难仙福是清闲。

宝气搜残剩石头,石玲珑化洞天幽。


三分得水知鱼乐,九曲看人作蚁游。


荒外有山容道侣,海中无地不瀛洲。

春花落尽都无影。
桐阴满罩蕉阴冷。
晚艳孕秋芳。

雨过炎蒸,霉消暑逼,安排葛帔蕉裳。
幸室邻荷院,静极生凉。
多少阑干倚遍,情脉脉、倦引藤床。

卷里诗新出,关中记旧闻。


乾坤今转大,吴楚昔尝分。


雾失朱陵峒,晴开紫盖云。

花落黄陵庙,禽声隔岸闻。


山川湖外远,牛斗地形分。


回趁峰头雁,遥瞻岭上云。

行迈何于于,专城新剖符。


昔骑青骢马,今乘朱轮车。


问是谁刺史,唐时宋大夫。

天柱坛前更讲闻,风云变化眼俱新。


还舟传意无传诀,服食惟应更入神。

回雁峰前逢使君,冲风冒雨来追云。


若非底事归期速,天柱坛前其讲闻。

断霞低映,小桥流水,一川平远。
柳影人家起炊烟,仿佛似、江南岸。


马上东风吹醉面。

江回山崦两三家,招飐东风酒旆斜。


羸马送曛行自急,峭寒欺客晚还加。


日边雁足应传信,竹外梅梢合放花。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多病已拚匡岳去,因人复向海门归。


聚船南贡江桥在,布谷春畴山日违。


万里音书添旅思,三旬风雨想征衣。

共向东园酌,葫芦秋正花。


千畦散流水,万木带飞霞。


碧海仙人岛,玄都道士家。

青原之山白鹭洲,清淑所产多名流。


诗书岂惟继冠带,方技亦复传箕裘。


王郎肘后富奇术,族医如林谁与俦。

三径草纤纤,苔痕过雨粘。


风光殊不恶,凉意复相兼。


芍药斜侵墄,蒲桃乱入檐。

雨雪携同好,行行失所如。


细寻东郭履,久驻信陵车。


误恐迷花径,寒应殢酒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