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黄了旧皮肤,最是风流处。
多少纷纷陌上人,不听春鹃语。
触目是家山,到了须拈取。
只解劝人归,都不留人住。
南北东西总是家,劝我归何处。
去住总由天,天意人难阻。
身如一叶舟,万事潮头起。
水长船高一任伊,来往洪涛里。
潮落又潮生,今古长如此。
双桨浪花平,夹岸青山锁。
你自归家我自归,说着如何过。
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
淡月晃书窗,夜静云撩乱。
敧枕萧萧听雪声,落叶闲阶满。
清晓独开门,淡荡东风软。
淡月晃书窗,夜静云撩乱。
敧枕萧萧听雪声,落叶闲阶满。
清晓独开门,淡荡东风软。
帘幕楝花寒,啼鴂催春去。
芳草天涯绿渐迷,烟树无重数。
老骥蝢长缨,犹忆云霄路。
翠被怯轻寒,花气撩幽梦。
梦蹑飞云驾彩鸾,惊觉花枝动。
宿酒未全醒,屋角闻晴哢。
暮色挂征帆,帆外云罗剪。
芦荻萧萧乍感秋,便把西风恋。
旧约负闲鸥,作客天涯惯。
帘外晓风寒,恼杀郎催起。
昨夜眠时已四更,略再教侬睡。
绣带不曾拴,且挽乌云髻。
近水碧窗明,隔柳珠帘细。
残月看看又过西,有个人儿倚。
燕子已空来,红粉曾轻坠。
小袖依高楼,半露梅红色。
才掩纱窗却又开,此意无人识。
深锁玉阑干,再见无由得。
乱云堆火,疏树弄阴,郊外芰荷都放。
热客劳劳,正喜翠亭幽爽。
引凉飔、细把奇文赏。
绛帐古稀春,良夜镫初试。
人与天公并日生,犹记蟠根地。
彩笔正如花,恰称斑衣戏。
坐看夕阳红,没入层波去。
江上行舟不肯停,无计留人住。
底事问春程,又听清明雨。
菊韵贵清疏,番品秾而丽。
云髻珠翘欲下垂,舞态环妃醉。
色泽映宦瓷,供养宜檀几。
墨妙旧亭荒,荆棘开新圃。
列盎盈阶少异观,佳兴临觞阻。
独秀玉峰成,五色云屏组。
传舍笑萍踪,花好留人看。
来与秋芳作主人,三径归新管。
匝地俨铺金,耐久回冬暖。
吏隐隐于花,霜圃皋桥畔。
高阁传觞为赏秋,花映珠帘卷。
英气间清愁,思旧今犹绻。
靖节咏东篱,定异风尘态。
不见幽人手植栽,高致空悬揣。
甫里有家风,茶灶烟波外。
河上种花翁,岁久谐花性。
独掩柴门自抱奇,傲骨寒姿并。
郑重一瓻情,脱手琼瑶赠。
斗室贮秋光,少许逾多许。
手植花开趣更深,枝叶知辛苦。
露蕊向人间,苔盎留痕古。
花为寿筵开,愿作重阳景。
父老跻堂异事夸,谓兆延年庆。
觞咏桂堂连,彩舞兰阶映。
老境恋寒花,漫诩渊明逸。
过眼云烟八十年,历历寻陈迹。
图绘可传神,冷淡谐吾癖。
市隐故交稀,邻近存三两。
花木丛中曳杖过,此境离尘鞅。
赖有素心人,使我秋怀旷。
久客住宣南,又作城东记。
锦烂云稠古佛旁,烟雨前朝寺。
已惓访书游,还借寻秋至。
风气日翻新,花样频频改。
遂使东篱旧隐沦,也作趋时态。
辛苦种花人,斗艳矜奇采。
闲居独赋,芳事易阑,忽忽早惊春晚。
隔巷珍丛,误了钿车迎面。
迟盻。
寂寞赋闲居,松下荒三径。
已少看花联■人,愁对凋年景。
有女念衰翁,情慰还聊胜。
云重压蓬低,沙积阑篙住。
雨后山光绿不分,送入天边去。
岸阔见长芦,村远惟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