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帷幄谋谟帝眷深,殿头鸣玉领缨簪。


著来锦绣宫裁蟒,捧出骈蕃御赐金。


促召每闻忙人夜,留欢刚得暇逢今。

满座春杯岂厌深,百年嘉会此冠簪。


却惭葭质叨依玉,永荷洪炉得铸金。


廊庙声华公振古,虞周礼乐圣逢今。

德星明处画堂深,咫尺烟霄喜盍簪。


扈圣竞瞻阿阁凤,得贤宁羡隗台金。


西江文献元称盛,东里勋名复见今。

旧来曾此摄雷封,勉策驽鞭愧罔功。


自分依莲游绿水,岂期沿檄又秋风。


今来视昔还多事,我亦无他只一中。

会闲须是莫论年,直把浮生付且然。


桂隐欲为山宰相,漆园曾是地神仙。


看抄妙句行催酒,更向清流卧泛船。

何许住,不属西湖烟雨。
雪后偏怜香猛处,全胜开半树。


试倩暖云收贮,桃杏尽教羞妒。

我恨填胸三斗尘,略无警句可留春。


烟云空外吹成鹤,梅杏枝头长就人。


但解时中心独废,自然随处乐常新。

看了梅花去。
要东风、攀翻飞雪,与君同赋。
海内从来天际眼,一笑平窥千古。

未倒花前凿落金,登携那怕嫩寒侵。


归牛下陇争浮水,宿鸟随山不过林。


衰鬓预吹明日帽,放歌时带故园音。

昔逢欣把袂,三叹说吴钩。


共醉虚堂晚,还兴故国愁。


花黄思靖节,鬓绿傲浮丘。

几日轻阴游兴懒。
燕子来时,已负韶光半。
落尽榆钱风力软。

阳春百花发,鼠姑擅盛名。


今春雨水迟,三月方含英。


嫣然倚东风,解语真倾城。

杨柳褪金丝,艳杏摇红影。
欲雨还晴二月天,春色浑无定。


晓梦不堪惊,午昼新来永。

春光已暮,花残叶密,更值无情风雨。
斜阳芳树翠烟中,又听得、声声杜宇。


血流无用,离魂空断,只挠凄凉为旅。

慷慨苏菲亚,艰难布鲁东。


佳人真绝世,余子亦英雄。


忧患平生事,文章感慨中。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花中冰雪避秋阳,月底阴阴锁暗香。


玉瘦每忧和露滴,心清惟恨有丝长。


且留宛转围沈水,莫遣联翩入粉囊。

白雪春香洗未残,玄霜谁遣冻成团。


涞封圆颗盘增滑,蜜和浓浆齿避寒。


绿蚁从今忘病渴,金花无地著馀酸。

铁石心肠冰玉姿,掌中潜得岁寒枝。


天教一握藏春密,风觅馀香就手吹。


雪月冷怀随步履,溪山高兴入支颐。

何物能支笔万钧,案头依约远山痕。


灯横烟影隐犹见,秋入霜毫势欲吞。


掌上三峰看太华,人间一发是中原。

兽炭兰肴酒复清,异乡同调最关情。


谁怜品竹弹丝夜?


已奏离鸾别鹤声。


向暖南枝思庾岭,怀人北斗指秦城。

高阁迎寒罢胜游,栋云帘雨洒孤舟。


星移物换悲前代,南浦西山又报秋。


千里交情堪下榻,双龙佳气自连牛。

谁道春随景物迁。
百花长是斗春妍。
生香活色更嫣然。

黄河奔越。
洒尽头边雪。
形势中原推第一。

著作蓬山局,职司华衮褒。


已能成马史,何况梦江毫。


金劲鸡摇距,霜寒兔堕毛。

离筵不必奏笙簧,说剑论诗醉一场。


别后有期期不定,水萍风絮雨茫茫。

月下风前宜小车,令传白帝敛繁华。


漫挥词手填青玉,欲酹花神浇紫霞。


佳节正逢黄菊信,高情分占白鸥沙。

园花樽酒日相期,共尔留连欲暮时。


醉倚山亭歌楚调,秋萤飞过石榴枝。

去年遥自蓟城回,旷逸堪怜越客才。


驿柳清秋还并辔,潞河良夜坐传杯。


青山别后边烽起,明月歌中塞马来。

使星昨夜转,车骑入长安。


共喜传觞好,犹言行路难。


蝉声风外断,槐色雨中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