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山色醉痕边,溪声客枕前。


山溪元自旧,人已别经年。

十日花期九日斋,相园红锦烂成堆。


不将小雨轻阴驻,刚把和风暖日催。


诗笔都随许昌去,春光不待牧之来。

上有高峰树倚天,下临深涧水生烟。


陶镕泉石山中相,舒卷云霞地上仙。


松色呼儿开后槛,笋舆为客过前川。

曲突有危虑,扣阍无隐情。


挥戈群啄害,断鞅一精诚。


斩错终何补,征辽祸已成。

鼎鼐谁无宅,人间昼锦难。


秋风三径老,夜雨两峰寒。


有志时看剑,无心晚据鞍。

涧溪蘋采采,夙夜被祁祁。


琴瑟鸡鸣御,山河象服宜。


西悲零雨日,南望殷雷时。

幸有鹤山房,图书绕梦香。


况惭闻道浅,何苦为人忙。


五斗米非分,三间茅可长。

六月不知暑,湖风涨晚林。


凭阑追旧梦,驰驿寄新吟。


出入三朝意,卷舒千古心。

湖畔三顷秫,酿成聊独斟。


积薪伤汲直,求旧感迟任。


梦里牛山峻,吟边雁泊深。

怕放红楼目,浮云断复连。


远看壶聚拓,近视室如县。


耿耿自许国,悠悠谁讯天。

自失鸥边约,应羞鹤上人。


竹荒青翼短,书远墨题亲。


世事方尝胆,时贤谩饮醇。

羽檄连旬月,边尘换岁阴。


捉衿忧见肘,补肉忍剜心。


天远鸿飞急,林疏燕恨深。

曾记武林日,岁上德星堂。
相君襟度夷雅,容我少年狂。
辇路升平风月,禁陌清时钟鼓,嗺送紫霞觞。

赤手樵云直至今,此云已献九重深。


万方允副从龙望,五色长怀捧日心。


上接炉烟通御气,淡笼宫树合春阴。

望中烟树是黄州,城绕江波总旧游。


桑梓能忘丘垄念,夔龙分属庙堂留。


牛山云树依然在,鱼水家声尚可求。

一种西湖与若耶,鸳鸯宿处便为家。


秋房结得新莲子,便是当时藕上花。

莫讶吴侬说靓妆,红绡贴体肉生香。


夜来相伴绿荷叶,受用满湖风露凉。

少年惯服白朱砂,养得容颜故似霞。


生长六桥杨柳岸,不知湖水是侬家。

朝霞染得好衣裳,吹遍湖头风露香。


身分可怜年纪小,纤腰一束郁金黄。

总戎戡定称雄豪,帐下有客如枚皋。


笔端霜气塞关口,貔貅万队无哗嚣。


山环壁垒拥节旄,民亦捍敌持弓刀。

礼闱亲荐出群才,翰苑重看蚌有胎。


榜下衣冠今再叶,里中文献旧三槐。


出城催上离亭宴,候馆知从觐阙来。

朝辞南去及秋晴,万岁声齐报礼成。

巨镇带河中土胜,列星环斗北辰明。

久推茂绩书循吏,渐拟清班接上卿。

三冬北风无寸雪,有客驱车向闽粤。


晓辞丹陛发行装,举头尚见都门月。


君在职方今几秋,边功不喜谈封侯。

长才真合佐名藩,一日金绯荷主恩。


遥奉玺书专饷馈,久持铨法试櫜鞬。


岭南父老先知姓,吴下山川正过门。

同榜悠悠感岁华,晨星落落散天涯。


除书又拔吴中俊,处世真如海上槎。


内史之官先过里,宣公封事久名家。

悠悠三十载,一饭不忘亲。


推枕犹疑梦,登堂若见人。


海桑初隔世,风木几伤神。

晋昼光三接,霜台肃纪纲。


栽培指佞草,重叠上书囊。


笔橐留施设,钧枢忆赞襄。

发轫词坛日,曾同萧寺盟。


望洋吞渤澥,历块指幽并。


不竞二三策,难淹九万程。

一顾驽增价,兼收雁作行。


篇章非子墨,藻鉴误雌黄。


云淡番君国,年荒陆氏庄。

圣主更琴瑟,真儒政事参。


上阶占两两,东第得潭潭。


忽卧漳滨疾,虚传渑水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