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闲态眷新鲔,靡靡事废洲。


九秋悲射猎,万里怅高忧。


大泽岂终尔,荒交真少谋。

木影固从混,水云脱众泠。


鱼波已相截,凫景信能冥。


漠慎风聊出,滋深雾渐形。

宝气亭前首问途,清飙日日送籧篨。


丹枫无处不愁客,白鹭有情如导吾。


青竹闲垂任子钓,紫鳞时掣季鹰鱼。

看君年似弃繻生,琢得新诗字字清。


遥夜星河回促席,诘朝风雨失连城。


去来非是轻中散,尔汝终应属正平。

青神开百丈,江岸转荒凉。


薜荔缘松起,蒹葭并竹长。


深披豺虎径,毒犯虺蛇乡。

岛夷频不静,玉节远何之。


誓清万里寇,敢惮一身危。


闽卒精风候,吴儿惯水嬉。

青青奇石草,上有牛羊躅。


汹汹厓门水,远带汤瓶绿。


浮云散孤屿,初日明村曲。

兴尽西风策蹇驴,河梁酬唱未全虚。


那知流水思君日,正值阳关送客馀。


中断雁行仍比翼,双缄鱼腹互传书。

海门东下大江平,画舸夷犹尽日程。


绿树倏过瓜步堰,青山背指石头城。


离筵醉酒思高枕,独客辞家慰远行。

云际高城万国通,端阳佳节旅行中。


蒹葭碧映潮头月,杨柳阴依水面风。


天近北辰龙有气,地偏东海望无穷。

快路日千里,畏途肠九回。


古难当蜀道,今日下燕台。


柳色连村暗,波光映日开。

梅演山前闻雁来,珠湖渡口放船回。


晚云出岭作疏雨,秋水满江生绿苔。


故里风烟频入梦,中年世事独兴哀。

一上南船独怆神,感君留宿见情亲。


城头桃李春愁客,水上星河夜近人。


自古文章关气运,只今道路昧风尘。

尘埃清一雨,屈指问程期。


水急船流滑,天空鸟去迟。


寒催霜降节,兴负菊花诗。

万顷波涛走巨艘,赓酬不暇骇吾曹。


天关地轴疑交转,河伯风师莫太劳。


气会江湖何振拔,势吞吴楚自呼号。

五年羁客留荆楚,今日江头把绣衣。
鸿雁夜飞天气白,蛟龙昼蛰水妖微。
弹冠终坐王阳起,敝褐何年季子归。
扁舟石门里,双棹荡孤烟。
潞河东岸发归程,步入招提问寺名。
烟锁绿芜涵暝色,风吹黄柳散春声。
廿年赐火惭君宠,四野浇坟怆客情。
山行仍水泛,孤舸逗江干。
海纳诸溪小,星摇大泽寒。
苇花因晚白,枫叶入秋丹。
宜春台下放行舟,酌别多君谩习酬。
三叠阳关歌浩浩,一溪杨柳水悠悠。
君期奋迹三层浪,我仰齐云百尺楼。
石门越宿大船坊,平望湖开一鉴光。
午过吴江风力顺,姑苏台下吊吴王。
舟泊湘灵下,龙门拍浪催。
花飞平地雪,鼓击九天雷。
惊醒江湖梦,伸长袜线材。
风解仪真缆,江天度晓关。
莺喉歌夏调,花雨带春寒。
景物随人胜,诗肠逐酒宽。
之官两度此移船,风满前山月满川。
自信此心如铁石,不妨临井酌贪泉。
楼头月色映溪沙,大海潮生拥汉槎。
有约浮山淹九月,偶来樵路访三花。
扬帆似借仙人驭,洗灶凭煎处士茶。
独自装瓢笠,还谁宠远行。
人人嬉上巳,物物得由庚。
话就官亭短,诗将客货轻。
丛花三月重,百戏一村喧。
静者那同俗,兹焉遂出门。
路纡思逐鸟,吟断待呼猿。
驱马谢长安,言遵路水干。
初于驾帆日,即起迨家欢。
吴日悬归思,燕云送旅餐。
海上涛声起暮天,出门孤剑每堪怜。
无因拂袖归山去,题遍朱明万树烟。
潮信犹为小,风声未至雄。
船轻争向上,江阔敢当中。
持后柁宣力,当先帆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