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君昔掌文翰,西垣复石渠。


朱衣乘白马,辉光照里闾。


余时忝南省,接宴愧空虚。

时辈已争先,吾兄未著鞭。


空嗟镊须日,犹是屈腰年。


不以殊方远,仍论水地偏。

昔岁曾投贽,关河在左冯。


庾公垂顾遇,王粲许从容。


首荐叨殊礼,全家寓近封。

入门长恐先师在,香印纱灯似昔年。


涧路萦回斋处远,松堂虚豁讲声圆。


顷为弟子曾同社,今忝星郎更契缘。

激箭溪湍势莫凭,飘然一叶若为乘。


仰瞻青壁开天罅,斗转寒湾避石棱。


巢鸟夜惊离岛树,啼猿昼怯下岩藤。

尊前谁伴谢公游,莲岳晴来翠满楼。


坐见一方金变化,独吟红药对残秋。

平生望断云层层,紫府杳是他人登。


却应归访溪边寺,说向当时同社僧。

青云席中罗袜尘,白首江上吟诗人。


登龙不及三千士,虚度膺门二十春。

久客向天末,唯将鸾鹤群。


盈亏频叹月,舒卷几怜云。


有志思光国,无才可佐君。

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
至若书功过,记善恶,文而不丽,质而非野,使人味其滋旨,怀其德音,三复忘疲,百遍无斁,自非作者曰圣,其孰能与于此乎?


昔圣人之述作也,上自《尧典》,下终获麟,是为属词比事之言,疏通知远之旨。
子夏曰:“《书》之论事也,昭昭若日月之代明。

病起何思虑,空斋读易时。


沉潜三画象,研究六爻词。


孔系诚难识,扬玄恐易知。

病起加餐饭,随宜且菜蔬。


何须尊有酒,岂叹食无鱼。


绝不关人事,多惭得自如。

病起呼童语,门前客不来。


无人理花草,为我扫莓苔。


只欲寻书帙,何心泥酒杯。

病起水边行,风回柳弄晴。


岸虚微坼土,涧浅细无声。


寂寂心逾静,飘飘神转清。

病起思新茗,催煎蟹眼汤。


分来香细腻,啜处味偏长。


日永门庭静,风轻院宇凉。

病起香初炷,蓬蓬喷玉烟。


丝头方过眼,穗脚忽成拳。


垢尽心无染,尘销意欲仙。

病起窗前坐,哦诗一解颜。


人生祇恁么,世事未如闲。


朝路谁知旧,田庐自往还。

病起支颐久,形神稍稍安。


岂堪夸壮健,只怕已衰残。


希圣心无倦,求官意渐阑。

病起寻藜杖,闲情孰可论。


腾身上危径,着眼已高轩。


城堞看州宅,沙汀识远村。

病起看儿戏,阶庭闹不休。


觅钱何所用,得果更无求。


转觉童心好,翻令老态羞。

轫车邂逅便相亲,同是山公启事人。
短发何堪临石镜,长怀漫自落泉绅。
谈穷汉士三千牍,问尽胡僧十二因。
予怀天地惠何悭,赖有仁侯念拙艰。
尘土未尝轻俗状,风霜多为霁严颜。
兵厨美酿才嘉贶,子舍清吟继宠颁。
紫台宵漏竭,青门曙鼓通。
轻霞照复道,徐吹转相风。
玉鸾光万骑,金舆郁五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