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紫匦传新命,彤轺发旧京。


三垣卿月丽,五夜法星明。


鼎业光儒术,彝功阐帝纮。

曾陪汉水翠华飞,几兆流虹帝渚辉。


大内星辰昏茧室,永陵风雨閟袆衣。


金娥影散瑶台驭,彤史书藏玉阁闱。

朱颜世妇哭金辇,白首陵官扫玉宫。


天上灵桥应久驾,人间仙路苦无通。


延津剑去龙先化,月宇钗传凤石同。

诸陵蜒蜿翔天表,列圣神游剑履乡。


一自宫衣燔秘寝,漫留禁树锁寒苍。


麟游瑞趾今徒咏,凤化苞文竟亦亡。

妫汭釐嫔光黼藻,周南歌化盛蘋蘩。


空传每出诸宫赐,无复新颁别殿恩。


玉几久虚彤阁幸,花衣谁奉翟车尊。

狐鼠穿邻穴,干戈炒夜眠。


元戎临重地,恩雨降皇天。


暑汗挥何谢,江船泛自便。

凉浸万竿竹,清恬一夕眠。


澄江深洽地,明月正当天。


山水僻元在,云霞性本便。

伏夜山初旦,虚檐鸟聒眠。


云霞俱捧日,晴雨未占天。


寺隐幽兰胜,江来舴艋便。

冒暑来无远,寻幽此借眠。


碑潭晴浸月,粲井静窥天。


竹密知风动,林深觉鸟便。

山高野旷汉东西,在处流亡此托栖。


天遣公来深雨露,地宽民乐任耕犁。


阴云渐散春过半,垄麦初青叶未齐。

肩舆穿破万山烟,江北河南路几千。


收拾流亡归载籍,抚绥憔悴见青天。


玺书宠贲名应重,章疏经营事可传。

清妥编氓仰硕儒,檄书传布肃规模。


春阳和煦连三省,度量汪洋隘五湖。


司府雍雍鳞册就,闾阎帖帖犬声无。

檄书频降自都台,经画曾谙济世才。


三省遗黎归抚字,一春甘雨不劳催。


泰山峰顶嗟何及,北斗天边望几回。

军储百万附通儒,区画寻常见范模。


宦辙春风连楚粤,诗怀秋月照江湖。


忙如救火何堪缓,闻似知音敢谓无。

元戎肃谒武侯堂,山色隆中胜倍常。


诗句唤醒尘世梦,酒杯引祝洞云傍。


军师出将曾何忝,王佐抡才尚未忘。

思齐前烈扫边尘,龙卧贤豪世绝伦。


祠下一时来展拜,隆中千古托交神。


侯声道义终扶汉,公仗天威讨不臣。

元武湖边寺可扳,黑龙常见有无间。


六朝文物空前代,七级浮屠尚此山。


王气东南元有主,大明日月照区寰。

寺爱鸡鸣过柳堤,三春风日弄晴晖。


身登佛塔形如花,心出云霄步欲飞。


今古英雄留胜迹,寻常治乱起几微。

阶西移植更阶东,叶渐深时花渐丛。


艳丽可能禁暮雨,娇娆应厌舞春风。


常因夜露添生意,每借霜根庇老癃。

能红能白又能黄,笑倚春风各样妆。


不向名园夸富贵,却宜上苑对君王。


轻烟旭日薰朝艳,戏蝶游蜂醉晚香。

淡荡春风扇万山,托根何日到人间。


歌传香韵莺声滑,舞恋丛枝蝶翅斑。


名美定从仙子品,花奇亦许野人攀。

秋去看看春复来,每拈时雨洗浮埃。


婆娑未有贪高意,清寂应怜不竞才。


数岁未须愁厄闰,避霜终合护根荄。

罗浮山子贮盆池,长养灵苗覆绿漪。


根托岩崖应任瘦,叶含珠露转清奇。


夜灯移傍晴消候,药饵餐来老后时。

几树轩西几树东,满机云锦织春风。


轻粘瑞雪枝交白,晴挂绯衣日罩红。


纵步总堪供老眼,仰空何必顾飞鸿。

在处移根在处安,灵苗应不惮春兰。


节当重九偏增重,人过渊明却解看。


秋气催花香淡淡,月华凝叶影团团。

矮著轩窗高著台,池荷亦任傍欹梅。


薰风香里花饶笑,急雨声中翠作堆。


倒影当窗从戏舞,卷筒排日醉徊徘。

根夺从教径草萎,年深雨露益清奇。


闲扳凤翅衣裳拂,吟傍蟉枝屐屡欹。


蜀庙流传苍古干,杜陵描尽岁寒姿。

繁枝争洗几梢斜,清绝当轩更莫加。


春老虚心还自挺,岁寒直节却堪嘉。


声谐韶管仍须制,影舞祥鸾不受拿。

汉廷真老吏,中台旧豸冠。
威仪风节重朝端。
自是庙堂器宇,足人看。

苃棠南国最怀恩,何幸联班奉至尊。


见说虞巡凭画象,宁论于室应高门。


阳春有曲人难和,云梦涵秋气可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