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早岁来游白玉京,可怜重器丧垂成。


官从中翰居新业,人自东瓯著夙名。


华表夜寒孤鹤迥,锦林春烂一柯倾。

带病离家喜即医,素琴敢谓识音稀。


年光流入催华发,柳色乘春上客衣。


忙里风尘闲乃觉,梦中乡曲醒还非。

暝色如烟刻漏长,喜看残腊入青阳。


江山随在可为侣,萧鼓不眠何处郎。


新火满城光烛汉,清觞到手玉浮香。

寿身寿国道为医,济美如公父子稀。


南北卿丞司帝宪,□先周鲁拜宸衣。


岁筹荐益神弥健,世味更尝觉渐非。

帝德好生意已宣,皋陶新简众欣传。


白门雨润膏滋黍,园土春生火长莲。


真佛心慈能度世,仁人力大可回天。

属车飒遝倚湖滨,湖畔青山夜色新。


为侍宸游分象纬,因随仙履上星辰。


勾陈影静千峰月,法界烟销万骑尘。

长杨别苑碧山头,扈跸登临暮霭收。


正惜岩花过九日,却怜湖月似中秋。


楼台近映沧波出,灯火深回翠辇游。

杖履相从不厌频,通家惟我最情亲。


双莲约赋池中瑞,一果亲颁席上珍。


喜簉鹓行随步武,忍从鲸海送归人。

先生韦布到公卿,更向清时取令名。


两鬓晓霜辞魏阙,一帆春雨下鄞城。


耆英自合当人望,勋业都留与世评。

圣主龙飞百度新,承恩先喜际昌辰。


兴王地切思皇祖,弼教功多简世臣。


西汉谁当经律选,东都原重保釐人。

书邮度岭下梅关,问我朱明日驻颜。


司寇忽辞玄武署,丈人终隐洞庭山。


大鹏南徙将何去,兜率西归不可还。

旧德谁如东海生,文章何但起西京。


使求封禅千年草,才冠中原七子名。


永夜枫杉摧岳色,大江雷雨咽涛声。

八座崇班侍紫垣,菟裘秋冷弇州园。


经翻石室芸编积,笛听山阳竹树存。


簪履三朝心独苦,荆榛千古道弥尊。

骑箕何日掩烟霞,九地精灵上国华。


笔札汉庭两司马,衣冠江左一琅琊。


学穷丘索三千载,气夺曹刘几万家。

蒲轮徵起五湖西,金印重劳使相携。


不待临流沉白马,即看画壤锡玄圭。


功存疏凿身曾历,书勒河渠手自题。

承平昔在成化间,林公初出木兰山。


内竖妖僧肆荧或,危言下狱投边关。


孝宗之世持滇宪,焚佛辇珠入京甸。

客于江左卜行藏,帝以明公重建康。


昙院已闻朱草秀,弇州何处白云长。


赭衣可得逢皋吕,青史奚由数赵张。

十载秦关别,思君梦往来。


聂都寻水到,庾岭见梅开。


政谢韦贤日,词推沈约才。

弇州朱草白云寒,西省尚书早挂冠。


岭外不知春已到,梅花还可寄君看。

两岸猿声傍客啼,思君烟草易凄凄。


扁舟幸有江湖在,那得春潮尽向西。

楚水吴山积雪残,烟花东下秣陵看。


清歌送酒不能醉,回首江枫一路寒。

挂席沙头津鼓催,群公出祖尽千杯。


介休自愧龙门客,何似仙舟洛下来。

白头何自别烟霞,衣褐还山老岁华。


卷有素书遗叔夜,碑成玄冢似侯芭。


囊琴岭北能千里,留药江南又几家。

欲悬宝剑何由至,不过山阳亦自悲。


马首北平曾拜日,楸行东武竟封时。


九言黄父今犹记,十字延陵幸有碑。

郑老忧时士,李何晞古心。


斯人不可作,吾党只沾襟。


白雪寡和曲,朱弦三叹音。

露华西邸主恩浓,移得巫阳第几峰。


司寇俸钱供鹤米,尚书赐履识僲踪。


东山选胜开棋墅,玉版参禅促箭锋。

三朝耆旧声名在,七十风霜鬓发新。


自信功成须退步,力将衰朽乞闲身。


凫鸥惯识尚书履,星宿常悬执法臣。

未得从容聚一堂,忽传翰墨逼人香。


风摇苍翠清题卷,花逞红黄索咏章。


岂但英才思拔本,从来仙种有奇芳。

绵州有蓉溪,溪头结书屋。


坐看芙蓉开,天然脱尘俗。

客里重阳兴转高,酒无缘分觉寥寥。


街衢插遍茱萸鬓,风雨寒催杨柳条。


多事孟嘉还近笑,知音杜甫费重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