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当年忆见桂枝春,自此清途未四旬。


左省望高推健笔,右曹官重得名人。


闲摛丽藻嫌秋兴,静猎遗编笑过秦。

冬雷误响阿香车,疑是狻猊乍吼呼。


盐虎仅堪充下阵,土牛已遣导前驱。


宜陪蜀殿琼人看,恰称眉山扫象图。

筑玉抟酥顷刻成,雄虫毛骨俨峥嵘。


回身故作抛球势,奋怒如闻抉石声。


面带霜棱真可畏,心同冰水一何清。

相逢暑雨对闲扉,送别长亭叶又飞。


易水寒风飘客泪,蓟门秋色上征衣。


临川词赋谁堪继,贾谊才名世所希。

品行文章第一人,曾随匡岳忆前身。


分明学到无生处,博得浮名答旧因。

霜菊荒三径,冰壶共一船。


彩云看满地,奇蕊落诸天。


道见祥刑合,名先大雅传。

锦袍玉管进贤冠,琰琬文坛格外看。


克意已多平反狱,爱人尤羡古刑官。


江头雨气催帆急,寺里钟声续话难。

世路劳车马,清言重缙绅。


居心原有地,君虑自无尘。


古佛仪犹在,苍生望又新。

寿昌曾见礼王臣,此日祥刑有瑞人。


鹤语喜逢椒酒熟,棠高又长海门春。


云深粤甸宜霜露,道寄难时识圣神。

昆吾山铜风轮持,宝光灼烁来无时。


晦昧奔腾碧虚阔,沧溟渺小连天池。


澄渟念想须弥起,大劫小劫分远迩。

能承仁爱起春霖,作宦天南白发心。


姓字月中高阚泽,文章社里得东林。


丰神听我传孤韵,杖履因人寄好音。

东郊寻得最高枝,车骑宾朋盛此时。


雪岭烟深迷玉蝶,海门涛壮入金卮。


寒香到地平川阔,霁色光回大壑移。

送君方慰识君时,宦政天涯客路知。


不独持平深雨露,还将大略息疮痍。


气临溟渤青云壮,道满乾坤白昼疑。

棘木春生彩凤来,使君身立九成台。


遥看紫气青齐接,近捧丹泥泽国开。


大树旌功高异代,御屏书迹卜三台。

棘木持平四国驰,颂声名彻九重知。


共言如水心同洁,不见南山判可移。


禹鼎即今悬照日,虞廷自远质成时。

亭下盆池漾绿光,红妆翠盖似横塘。


不须玉井十丈藕,自有鉴湖五月凉。


座上莫闻金鼎篆,尊前仍注碧兰香。

仲冬风物肃阴阴,飞梦时时绕故林。
遂使烟霞归吏隐,翻令山水负幽寻。
同瞻石室浮云近,西望漓江去路深。
悔山一过一迟疑,今下欢溪遂所思。
薄送愧临千尺水,宦囊嬴有半游诗。
张公洞口云如昨,西子湖头柳似眉。
马首青山伴客行,秋风一叶似官轻。
留宾无复陈惊座,嫚骂谁容弥正平。
弛担簿书催酒散,跳波珠玉斗诗成。
我闻老僧岩,未到僧岩石。
庄诵半游诗,恍若山行客。
是日望舒满,笋舆戒发夕。
东海波深玉甲新,浴兰初罢荐奇珍。
珧瑶字义何须辨,苏赵于今有几人。
西湖十里尽莼羹,偏爱江瑶品外清。
宕语龙宫休宝惜,仙人昨巳下金茎。
西驰怒岭似承茎,懒出浑如坐树莺。
嚼得新诗清且旨,车螯螺蛤敢争鸣。
何事平畴见应真,似嗔饶舌走江津。
若将移入生公座,应说点头予后身。
老僧说法本多门,一石峨然万象奔。
却似息妫归楚日,开尽桃花总不言。
华堂屏歌舞,深馆特邀余。
馔倚商周鼎,杯参甲乙书。
论心欢有素,赏句讶无初。
泣玉空将策屡干,家林袍笏映儒冠。
秋风落羽辞蓬阆,春水乘舟访李官。
载笔欲寻驱鳄地,担簦期共祝鸡坛。
念昔多闻友,于今四纪强。
滞才君绊骥,叨命我循墙。
二月芳期近,三台淑景长。
未脱来时旧衽衣,语言面目复何施。
无心求僭士人服,糊口可为童子师。
过世有缘蒙顾遇,穷途乏力仗扶持。
近来无事快人情,独喜公膺内召行。
杨柳接天孤剑往,桃花映日玉骢鸣。
平明久著虞庭绩,保障同推晋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