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陶潜官罢酒瓶空,门掩杨花一夜风。


古调诗吟山色里,无弦琴在月明中。


远檐高树宜幽鸟,出岫孤云逐晚虹。

城头春霭晓蒙蒙,指望关桥满袖风。


云骑闲嘶宫柳外,玉人愁立草花中。


钟分寺路山光绿,河绕军州日气红。

隐市山林,傍家池馆,顿成佳趣。
是几番临水看云,就树揽香,诗满阑干横处。
翠径小车行花影,听一片春声人笑语。

昨闻曹两府,河上遇游仙。


驻跸钱塘后,结庵庐阜边。


焚香观御帖,洗盏酌神泉。

莫怪繁霜满鬓侵,半年长路几关心。


还家点检家中物,依旧清风在竹林。

满寺是秋风,吹开黄菊丛。


重林无日到,此地若山中。


罢磬孤僧出,看碑两客同。

东门高处天,一望几悠然。


白浪过城下,青山满寺前。


尘光分驿道,岚色到人烟。

同宿京华地,今来又六年。


那知风雪夜,复此共床眠。


水曲邻灯照,山高石溜悬。

江上春来早可观,巧将春物妒馀寒。


水苔共绕留乌石,花鸟争开斗鸭栏。


佩胜芳辰日渐暖,然灯美夜月初圆。

今夕乃何夕,复与子同携。


舟楫更相将,灯烛仍交辉。


念彼旧游地,一落多路岐。

石壁高盘涧道分,夕阳钟磬坐来闻。
云堆绝壑嘘龙气,雾拥危峰下鹿群。
曳杖乍招丛桂侣,吹笙遥问大茅君。
缥缈危梯望目萦,微茫秋色半江城。
苍龙掣电千禾立,白鸟栖烟万树明。
北浦鱼竿夸旧涨,西郊农锸快新成。
望断双鱼霅水濆,深居长日念离群。
词人蹑屩来今雨,病子支筇出乱云。
缥缈兰膏延度曲,缤纷梧叶坠论文。
把酒疏星傍玉除,相逢犹是旧公车。
高堂秉烛三更后,故国浮查万里馀。
海岳未妨携短剑,风云那复恋长裾。
荡漾青丝笮,淹留白接䍦。
人歌朝雨后,客醉暮云时。
隔竹觞频送,穿花席屡移。
脚力犹支一里闲,得闲便不记艰难。
可人本色山林屋,避世珍羞芋栗盘。
来往任教诗眼热,笑谈能化老身寒。
山色富昏晓,涧痕馀浊清。
惟诗是我兴,不饮非人情。
思仙穷有顶,入寺说无生。
三春失行乐,风雨与病恼。
忽惊节物改,树密莺声老。
滥陪闲中客,载酒寻芳草。
冬序玄以冥,闭塞乃其职。
巧作六花飞,与天为粉泽。
初舞若狂然,既定稍真积。
西风萧瑟雁声哀,处士篱边菊树开。
翠幄总从霜后见,幽香半自雨中栽。
高云锦石明秋日,淡蕊繁枝映酒杯。
木落霜天万树林,谁怜艳菊自萧森。
一丛寂寞香难近,百草飘零色更深。
地僻常能留客醉,秋高才得对花吟。
芳筵高会听鸣笳,徙倚疏篱感岁华。
九日已过南浦雁,一尊还对故园花。
繁英烂漫迎人冷,疏影萧条向月斜。
凭高一以眺,万象忽惊呼。
江汉全通蜀,荆涂半入吴。
鹫峰云外矗,蜃阁雾中孤。
贾父何因并辔来,行谈渤海使君才。
千山不共衔杯日,东指松陂过汉台。
踏雨西行控骕骦,喜君千里谒明光。
匡山白鹿随车毂,江左芙蓉出剑装。
大雅文章金鉴里,中兴日月玉卮旁。
雨晴碧窈。
恁凄楚客里、闲愁难扫。
翠断画栏,不似年时珠帘绕。
萧寺高标信步登,渐高旋觉此身升。
云中四望全无碍,春半同游本亦曾。
日射琉璃花片片,地浮江海浪层层。
不期欣会面,如即失炎蒸。
废寝看迟月,同吟忆远僧。
过旬河复见,无雨露多凝。
藤萝高掩竹间门,避暑相从更避喧。
郭里青山围近屋,望中烟树远成村。
谈因醉剧纵横出,交以情真肮脏存。
岂有令名兼寿考,最难佳客共溪山。
楼头圆月来携手,镜里清霜与炼颜。
满眼江湖私感喟,一轩藤石耐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