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贤哉虢略君,守虢事颇简。


有亭后园中,登览早至晚。


了了松柏关,气象入醉眼。

新堂生虚明,未悟追隐吏。


无乃隐非时,唯应喧可避。


移花莫伤根,种竹不改翠。

四望逶迤万叠山,微通云栈落尘寰。


谁知吏道自可隐,未必仙家有此闲。


酒熟何人能共醉,诗成无事复相关。

纷纷吏事何时已,随扫随生畏首尾。


那知动静不相关,安用杜门并洗耳。


曾侯作轩治丞事,雁鹜成行亦衣紫。

门山之公署,旧有三老堂。
盖正寝之西,故厅之东,连甍而稍庳,今以之馆宾者也。
予到半年,葺而新之。

相逢一笑信前缘,闻道先吾岂较年。


洒落襟期良夜月,冲融气宇小春天。


喜评曲直人间事,懒问肥硗郭外田。

孤亭遥带寺,静者独登临。


楚霁江流慢,春归泽气阴。


野田青牧马,幽竹暖鸣禽。

退食能邀客,春阴满北窗。
苑花飞片片,山鸟下双双。
吏散琴开匣,歌成笛按腔。
海邦地僻少迎将,心逸身闲白昼长。
剩欲哦诗追沈谢,不求名迹拟龚黄。
旋移松石成云壑,时引笙箫入醉乡。
谁谓留都剧,翻同小隐年。
沐头休吏日,闭阁读书天。
竹町能依沼,山楼解纳烟。
花阴柳榻常攲枕,月色侵门不下关。
因讽君诗想佳景,夜凉依约梦魂间。
微风稍破冻,芳萌亦吐林。
百鸟感春阳,钩辀弄其音。
振策遵城曲,逍遥写烦襟。
一番新雨洗华亭,四面晴天倚翠屏。
并秀采莲舒嫩脸,孤飞白鹭带残星。
披襟骤觉登仙乐,倚槛犹疑倒影青。
公馀吏隐创新亭,野阔云低叠素屏。
风动荷香翻偃盖,日摇波影散疏星。
望穷南亩千重绿,坐久西山数点青。
招携共到习家池,云水为裳芰制衣。
鱼戏轻船浮枕簟,鸥随落日下汀矶。
岸巾已得杯中趣,横吹如从天外飞。
世皇昔日收云南,鲸鲵伾伾手所戡。
乌蒙乌撒腹心地,不有军府谁其监。
汉廷遣将非充国,累岁屯田无善绩。
胸中丘壑自天成,未必真耽石隐名。
一卷新诗冰雪映,本来不改在山清。
鹿门翠色指遥岑,记得来时秋正深。
鸡犬桑麻无限好,勤劳那识使君心。
吏隐先寻一著高,尽输酒圣与诗豪。
君方无事同犀首,我纵有官如马曹。
把似啜茶看孟子,何如痛饮读离骚。
珍重劳君慰远游,繁声疏影一堂秋。
主人看即官期满,分付风烟与子猷。
斸破中庭一亩苔,主人发白手亲栽。
即今谁识清真节,须向三冬雪后来。
五云古名邑,维东有崇山。
群峰屹罗列,一水相回环。
李侯筑崇台,吏隐于其间。
满耳江声满目山,此身疑不在人寰。
民含古意村村静,吏束刑书日日闲。
事因地僻方知少,官得公馀始信闲。
且喜诗同文史乐,不须身与利名关。
达观终知世事劳,利名都是一鸿毛。
登瀛自有仙游乐,缓带何妨吏隐高。
深意庇民跻富寿,正辞华国耸英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