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锦袍周卫一番新,警跸朝严下紫宸。


俗眼望来犹眩日,天颜回处自生春。


行齐鹓鹭常随仗,步稳骅骝不起尘。

爞爞久旱天,飒飒昨宵雨。


尘头清过辙,水脉生新渚。


岂徒滋杞菊,亦可望禾黍。

首夏木阴薄,清和自一时。


笋抽八九尺,荷生三四枝。


新服裁蝉翼,旧扇拂蛛丝。

天街落日走鸣珂,咫尺衡门不许过。


催去据鞍犹鹤望,争观夹道已云罗。


奏篇定有凌云赋,招隐今无扣角歌。

半岁依修竹,三时看好花。


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


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哗。

吴公台下旧京城,曾掩衡门过十春。


别后不知新景象,信来空问故交亲。


宦游京口无高兴,习隐钟山限俗尘。

江南无处不闻歌,晦日中军乐更多。


不是风光催柳色,却缘威令动阳和。

官闲马病客深秋,肯学张衡咏四愁。


红叶寺多诗景致,白衣人尽酒交游。


依违讽刺因行得,澹泊供需不在求。

揆日奉明诏,班春出孤城。


和风递鼓鼙,细雨迷旆旌。


渺渺度阡陌,溪山照人明。

北窗高卧自清宁,烟雾衣裳云锦屏。


举世无知心自得,众人皆醉我何醒。


黄熊号野兵埃黑,白骨生苔鬼燐青。

才到炎方便忆还,空歌游子剑前颜。


穷秋阳鸟遵遥渚,短景浮云出故山。


开被放衙星未没,推窗观海日将攀。

脱巾草坐踏地歌,花影落酒生红波。


拔剑横膝仰面笑,醒眼不识天为何。


平时尘土埋英雄,却学弄笔为雕虫。

万事无成只一吁,穷年况复叹穷途。


功名未立头先白,贫病相仍气尚粗。


富贵早知皆有命,穷通料是不由吾。

掖垣星宿上清居,金马文章次石渠。


雨定枫槐含秀爽,秋还楼阁长空虚。


上知景伯无人事,恩许黄香未见书。

寂寞茅檐下,穷居更待时。


吾侪贫可忍,馀子俗难医。


风月最宜酒,江山多是诗。

江外五年别,斋中三日留。


何能慰衰疾,正足乱羁愁。


泽国瓜时雨,淮山桂树秋。

江云寒薄不成霜,九月登高菊未黄。


飞镝有声弓已力,小槽分溜酒初尝。


秋容行见丹枫老,客意难胜紫陌长。

暂收丹陛迹,独往乱山居。


入雪知人远,眠云觉俗虚。


足垂岩顶石,缨濯洞中渠。

官辞中秘府,疏放野麋齐。


偃仰青霄近,登临白日低。


折腰窥乳窦,定足涉冰溪。

香花怀道侣,巾舄立双童。


解印鸳鸿内,抽毫水石中。


履温行烧地,衣赤动霞风。

露立千官列宿悬,高张银烛照中天。


玉炉烟转奎文地,赤舄班趍御讲筵。


旭日尚须云气拥,瑞光先动紫微前。

五云深处寸心悬,掖外垣西尺五天。


每见诸公调玉烛,也曾一日侍经筵。


赓歌直忆千年上,致主须归一德前。

缪意开家塾,微才愧斗筲。


虽逃有若叱,宁兑孝先嘲。


尚赖知心友,能全耐久交。

十载别文昌,藩符寄武当。


师贞上介辟,恩擢正员郎。


藻思烟霞丽,归轩印绶光。

共喜春随晓色来,东郊欢踊赛牛回。


破寒青转芜菁叶,抵日红抽芍药荄。


岁换未劳惊我壮,酒封聊复为君开。

父母何曾使我愈,自将身去徇尘埃。


孔颜思孟老庄释,万语千言唤不回。

如山似岳起烟云,争柰根资故未纯。


整顿乾坤成万类,要还林下洗心人。

深山夭矫老风霜,自是光明好栋梁。


不待万牛拖挽去,不如僵柳与枯杨。

棘围木栅试文章,先把公卿作寇攘。


往事如斯能不咎,未容尽付与斜阳。

金明池上绿衣儿,燮理阴阳焉用之。


建国立家真可怪,不栽梓漆与桐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