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雪后扁舟拨棹来,湘江何减剡溪怀。
灯前软语浓于酒,庭下春光早报梅。
棠树尚留听讼处,柳山长忆读书台。
赤霞晚结紫云幢,水色寒生六月淙。
喜有高怀重过我,更无官舫夜临江。
清钟点客尘嚣寂,红烛窥眉两道庞。
都城产子甫胜冠,十八年来又此欢。
笑我两叨汤饼会,他乡仍作故园看。
一门谱续宗支茂,九地心知伯氏宽。
剪棘诛茅次第修,百年身计此中收。
见成好饭能供子,入望高人正倚楼。
炙背三冬仍傍母,蒙头一枕胜封侯。
何限天机话未穷,翠交庭草茂丛丛。
向阳已识葵真性,长养还须花信风。
反舌无声夏欲穷,野蒿满径闹芳丛。
名花移植根犹浅,未许柔苗战乱风。
金台招俊乂,之子值明时。
石蕴荆山璞,当为璧与圭。
丝随物所染,在涅要不缁。
俊逸驹千里,孤高桂一枝。
清才比栖棘,馀事付枯棋。
小邑今官满,当涂半己知。
日重光彩月重轮,民物熙熙万国春。
四牡奔驰来节钺,九龙围绕捧丝纶。
笙歌北极仁风远,花鸟南荒化雨新。
过江曾酌南酃水,恨隔毗陵第二泉。
何意双罂来远道,并教五月失炎天。
香疑露下金茎夜,色忆冰分王井年。
长夏斋居玉树林,蓬门忽复听车音。
停桡别浦江云远,对酒明河夜色深。
佩向仙曹分水玉,名从国士重南金。
辇下儒医正数君,城东为别思纷纷。
黄花香入离觞饮,白雁声随客棹闻。
焚券有名看续传,曳裾无事好论文。
周郎识此君,落笔琅玕长。
居然步湘皋,翠袖忽两两。
相将舞回鸾,势欲凌波往。
圣门千载鹤山翁,再拜庭前思不穷。
老桧尚疑含古雪,残梅犹自领春风。
故乡西望桑榆远,敕使南来俎豆丰。
清夜仙曹约,华筵竹下开。
周颙携客至,张翰狎盟来。
雅共三觞饮,歌逢九咏才。
西廨频迁次,为郎拙可知。
宦游三署转,家具一车移。
潘岳直犹寓,周颙到未迟。
高天月转薜萝墙,握手惊呼白发郎。
鳷鹊观临淮水碧,鸤鸠司傍蒋山苍。
歌翻南曲秋当半,客满西池夜正长。
熨开香雾细裁缝,蜀锦吴绫五色秾。
云母屏前秋冷澹,自将纤手折芙蓉。
侍宴朱楼向暮归,御香犹在缕金衣。
相携女伴阶前立,笑指鸳鸯水面飞。
吾闻古君子,主敬心不移。
戒惧乎未睹,慎防乎自欺。
所以造至德,俯仰无忸怩。
海内称诗富谢陶,中原鞭弭复吾曹。
鸿篇自愧才名后,彩笔谁干气象高。
改岁韶华增舜历,异乡交谊得周醪。
羁旅壶觞亦岁华,不知何处是天涯。
宜春彩帖新传胜,守岁椒盘更颂花。
剪烛似添更漏永,题诗偏动客怀赊。
海上重逢骢马使,儒林声价羡君高。
横经久聚诸生乐,课绩宁论一字褒。
坛月穿云明散帙,官梅含雪照挥毫。
淑气将春海上回,鱼龙蛰欲启风雷。
花明彩胜增王月,菜引青丝滞客杯。
万里关山天畔隔,几时消息日边来。
丛祠水石郁森森,闽海儒宗擅士林。
俎豆几人陪秩祀,衣冠千载续徽音。
奉尝不愧家声远,绳武应知世泽深。
想像遗踪五百年,溪山留胜尚依然。
一时厉禁浑无恙,万古斯文赖有缘。
仰止将兴闽绝学,景行端藉曾多贤。
一雨时物润,壶瓜皆可烹。
情知饱食愧,所乐在良朋。
寄迹且仁里,四邻多俊英。
蜀江桤木三年大,魏国槐阴四海平。
先遣黄花劝秋驾,老夫还此听音声。
水后江村万木童,闲人门巷一时空。
薰风六月清阴遍,好与周郎赋角弓。
周子雅孝友,声价动江隅。
有德斯有言,新诗敷道腴。
示余以咏叹,累日不知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