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元日至人日,幸无阴晦时。


因思董勋问,却异少陵诗。


遥想水披冻,坐看梅满枝。

芍药都零落,山泉遂有声。


尽知春去晚,深喜夜来晴。


高柳拂檐净,闲花照坞明。

西林收雨鹁鸠灵,卷被开窗对晓晴。


风日醉花花醉鸟,竹门啼过两三声。

九衢华月霁灯宵,帝里韶年景自饶。


吴地歌声传子夜,汉家楼阁入烟霄。


三阳淑气迎黄道,四海仁风乐圣朝。

大享欣瞻圣典成,惟寅愧忝秩宗名。


诏从廷授叨馀宠,诗得缄题荷故情。


缪随鹓鹭颜方腼,每奉琼瑶眼倍明。

奠璧南郊祀九成,肇陈琼册荐鸿名。


万方濊泽颁皇诏,五夜精禋竭圣情。


淑气正随葭管动,日华先上衮衣明。

冬禋丽日辉晴昼,圣主精诚信格天。


已向卿云歌舜瑞,还将华岳祝尧年。


皇风浑噩追三代,阳德亨嘉进众贤。

雨脚如麻日日然,垂成生恐坏丰年。


九重肸蚃通方寸,一点光明遍大千。


喜动朝行花底散,愁销野次苇间缘。

兼旬淫雨连吴楚,今日晴光满树头。


淮白鱼来人不网,冬青花落客凭楼。


借车踏水青秧出,拄笏看山绿树稠。

刺桐花开山雨晴,绿树上有黄鹂鸣。


杖藜出门看山色,恰见小池新水生。

过了春分,酒幔香篝,总被雨工缠搅。
落尽樱桃,湿尽棠梨,天也没些分晓。
听雨听风,忽听到、弄晴啼鸟。

补陁香供走人天,赴感随缘旧所传。


霖雨方忧困桑户,晚晴俄喜赋樊川。


阶庭旋见收黄潦,斋壁何因上绿钱。

雨中堤柳亦含颦,雨后湖光转觉新。


织月一钩催进酒,买鱼遥唤隔江人。

好鸟语高枝,东风转日迟。


流年催白发,生菜妒青丝。


岁色晴明里,农祥宴喜时。

黄梅青李夏方初,新绿池塘浴小凫。


此日猫头削寒玉,他时鸿喙煮明珠。


白头偷果从渠乐,绣眼穿花不我虞。

云开青镜晓,病起白头人。


阳洞林光动,晴檐鸟语真。


黄花修故事,新酒接比邻。

今朝天气好,寒减暖初增。


微醉无灰酒,闲居有发僧。


芳情花下月,艳眼雪中灯。

九日春霖晓忽晴,鹁鸪唤妇鸟和鸣。


麦畦水漫人疏浚,梅驿泥融客问程。


景象从今还好在,江山依旧可怜生。

开岁三元尚一旬,东城箫鼓已迎春。


辛盘切出丝丝细,花胜簪来朵朵新。


柳眼蹙金犹浅嫩,梅腮傅粉已轻匀。

霖潦相仍几浃旬,和风丽日逗香春。


龙精戒旦阳交泰,天子崇文历换新。


槛外柳高金缕弱,庭前草短翠茸匀。

一冬霪雨动弥旬,今日初晴值立春。


八表荡除阴沴尽,万民瞻睹太阳新。


土牛彩仗寒犹冱,蔬甲雕盘绿未匀。

厌听滴檐声,风回喜乍晴。


润添新柳重,瘦损落花轻。


山翠云初敛,溪浑水渐清。

穷冬长路遽踆踆,风景弥旬暖似春。


造物见怜知有为,平生真是负暄人。

一年蚕麦九分成,十日云雷万感生。


雨似梅天声陆续,浪乘桃月势峥嵘。


猛拚岁事真无策,大放春光却有情。

喜晴方且启柴门,忽有人来倒一樽。


只道久闲常荡荡,不知小醉已昏昏。

久雨淋漓天亦厌,一声霹雳洗层阴。


青山愁似故人面,初日明如烈士心。


扫石安排朝晒药,约僧准备晚听琴。

霞彩晨张锦,蟾光夕挂钩。


阴霾虽尽解,淫潦岂全收。


寖动遨游兴,还闻倡和讴。

檐外喧喧雀报晴,夕阳犹照小窗明。


回舟更倚南风顺,要听田家打麦声。

楼外斜阳放晚晴,街衢前后听欢声。


回舟更倚南风顺,千里青山照眼明。

行人行路喜山行,高下山花杂鸟声。


更转云岩凌绝涧,石泉清思玉琮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