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兰长新芽,梅妆试粉,柳眼回青。
趁轻寒浅暖,趋庭问字,图书半壁,雪案琴横。
砚雨飞来,娇莺初啭,似送春光到画屏。

试啼亦未久,喜汝早论文。


索读三都赋,期餐五岳云。


长空飞鸟绝,大海众流分。

日照金轮峰,遥瞻方丈容。


风生锡拄杖,归拨海门松。


忽慰三年别,初为两地逢。

何代华阳逸,遗音瘗鹤铭。


胎禽漠然化,腕兔若为灵。


势挟云螭驾,图分山海经。

集霰才随紫马回,散花天已御风来。
尘寰瞥地开仙境,和气融春入酒杯。
寒冱潜消人物疠,清吟肯傍簿书堆。
昔日金华去,梅花护我车。
车行苦辘轳,花枝冷不花。
今作吴兴游,梅花共一舟。
岁事匆匆又适新,团圞此夕话酸辛。
承传喜见成三世,骨肉算来能几人。
率尔不嫌吾句拙,赓章总见汝情真。
去岁知君文战靡,遣使迎君江之沚。
那知一往绝音耗,我心忡忡曷其已。
纵横道路满豺狼,浩淼况隔大江水。
塞上春寒春事微,却怜玉蕊竞芳菲。
陇梅欲发花先落,岸柳才舒絮已飞。
登眺正宜浮白醉,招游不信踏青归。
坡诗洋洋海波注,疏川导浍得施顾。
施书舛削顾名湮,宋邵何心错同铸。
吴兴山水接吴郡,多少峨仙旧游处。
夺袍吟处笔,垫角雨馀巾。
黄绢才无敌,青藜杖有神。
将乘桓典马,肯受庾公尘。
雪中何处剡溪船,柏酒惊看得共传。
饮具纵疏应十日,别情虽暂亦经年。
心调绛蜡娇春雪,手辟名山待列仙。
乘骢拂晓入居庸,日色炎炎暑政隆。
手上方宜挥羽扇,腰间已喜解雕弓。
琪林琼岛祥云表,凤阙龙楼瑞霭中。
蛟害欣闻仗剑除,喜看寰海镜清如。
孤军扼险当关虎,小丑跳梁咏釜鱼。
兵气全销吟望惬,饶歌高唱凯旋徐。
一军血战扼咽喉,贼势终难犯上游。
坚壁气能通鹿港,扼溪界似划鸿沟。
四郊义旅兴传檄,千里兵机决运筹。
裂石未尝关,毋将俗眼观。
虚中元有受,造蕴亦何难。
羽客能谈道,云房识候丹。
几有行山约,山灵圣得知。
仙家宁易到,尘世亦何为。
草润非烟石,花流止水池。
先德深培似大椿,拂云枝叶势轮囷。
袭封乡国湖山重,联职清华雨露新。
书砚再传垂百世,箕裘一发系千钧。
成均高选典宸仪,便佩金鱼服紫衣。
自昔朝廷崇礼乐,从今门户益光辉。
肃班胪唱严丹陛,列侍官联接紫微。
手制闽阳锦未停,司徒优诏籍贤名。
弄舟西楚商征薄,扈驾南畿跸路清。
凤阁有阶堪奋步,龙山未老气归耕。
杏花春色望中新,赋就欢冯狗监陈。
鞭似祖生先竞着,璞如卞氏晚同珍。
已看剑气冲牛斗,岂为山灵诞甫申。
十载离踪一覕过,相逢客邸感怀多。
看来何事非空影,阅去前途总逝波。
抵掌谈时眸欲白,班荆话旧发怜皤。
二竖苦相迫,经年与尔俱。
方书闲自简,药裹不时需。
岂有长桑秘,能令病骨苏。
老拥重衾暖尚微。
却须毳被敌寒威。
随身转侧浑无缝,温梦轻柔若有依。
瑶苑仙真。
度人天小劫,还茁灵根。
映窗依旧月,倚石续前云。
岂必造生塔,为公终此心。
后来传好事,君子或知音。
古道久不作,交情多面深。
养疴从此谢尘缘,云水安闲适性天。
著作尚馀先泽在,诗书应启后人贤。
何来梁燕营巢稳,却值江鱼入馔鲜。
回首当年感不禁,催人岁月太骎骎。
自经沧海桑田劫,莫报春晖寸草心。
偕老愁分中妇镜,完贞凄断女媭砧。
蒲绿榴红节序新,到家恰喜趁良辰。
衰年倍觉还乡乐,和气都成满室春。
堂构重开绵世泽,弟昆相见话天伦。
说到归舆喜欲狂,青春作伴好还乡。
迢迢远客三千里,忽忽离家十二霜。
水涨湘江辞岳麓,云开庐阜下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