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风吹旱叶作秋声,凉气微从雨脚生。


赤地黄埃归一洗,寸心远目觉双清。


乾坤应救街前暍,黎庶如逃釜内烹。

九重午刻命精祷,四海中宵同出云。


溽暑已随飞雨散,清声还并晓风闻。

一雨丰年兆可探,全胜雪瑞白成三。


偏怜令尹关心切,喜对农夫洗汗惭。


粳稻秀畦欣绿润,芙蓉依水媚红酣。

精祷能令天意回,猖狂旱魃敢为灾。


龙眠熟处雷呼觉,蚁战酣时雨趁来。


耕父荷锄歌召杜,腐儒秉笔愧邹枚。

鼎来雨喜动吟笺,顿遣醯鸡舞瓮天。


傅野要观新事业,巫山莫学短因缘。


碧筒便好浮家酿,红粉还羞著老年。

电帜摇摇眩目光,雷车殷殷讶空肠。


咄嗟有底千峰雨,珍重无多一瓣香。


粳稻气苏南亩喜,芭蕉声到北窗凉。

朝来一穗看炉烟,遽挽银河下九天。


东海不冤私自幸,南阳高卧且随缘。


佳名德雨闻前代,尺字商霖证昔年。

梅雨知时节,农家喜若何。


积薪蚕下箔,锄水稻分窠。


绿有笋成竹,黄无麦作蛾。

雨脚初鸣屋,风头忽转廊。


馀凉生簟枕,好梦到池塘。


黄奶真三窟,青奴得两忘。

云气翻车盖,天河注瓦沟。


滂沱三日雨,登济一年秋。


旱火扫无迹,狂雷怒不收。

云酿南山雨,风勾北牖凉。


绿蒲澄水石,丹藕净池塘。


冷客频牵兴,炎官罢斗强。

一春垂垂困多雨,虽曰如膏反成苦。


自知潦后必成旱,果见晴天雨黄土。


连旬不雨已叹嗟,涤涤山川云不吐。

四郊苗槁勃然兴,顿觉欢声满郡城。


行且刈云成岁事,敢因喜雨记亭名。


昔如鱼在釜中活,今见龙从地上行。

梦回檐溜作惊湍,净洗炎歊百虑宽。


咫尺东山见膏泽,令人更忆谢家安。

雨师争自效,风伯尚何施。


膏泽由分阃,空餐愧奉祠。


农功今可济,水利更毋隳。

洗印日无几,载芟春已祈。


龙神来鄮岭,香炷爇流眉。


自笑受廛许,堪为学稼迟。

一旱祷而雨,此心天与通。


为霖三日足,起舞万家同。


破块朝方爽,翻盆夜正中。

稻田渴水十日晴,水车踏转如雷鸣。


老夫中夜喜不极,睡觉枕前闻雨声。

雨浥鳌峰长绿苔,佳辰良会玉堂开。


凉生薰殿宸居近,恩予官壶诏使来。


尽醉不愁骑马滑,新诗可待片云催。

临岐终日自裴回,干我茅斋半亩苔。

山上乱云随手变,浙东飞雨过江来。

一元和气归中正,百怪苍渊起蛰雷。

夜阑知有庆,听到五更秋。


曙气颁新爽,时霖荡宿愁。


雁声惊落叶,人语闹平畴。

齐鲁之壤宽且饶,数月不雨成枯焦。
老龙惰职晴乌骄,天气赫赫蒸炎熇。


河流将涸林欲凋,陇麦未长禾未苗。

皇天少甘泽,禾苗就枯槁。


何以慰三农,摅诚事祈祷。


贤王启睿衷,封章达穷昊。

皇天久不雨,一雨成岁功。


君心妙孚感,膏泽施无穷。


遂令封域内,禾黍咸芃芃。

朝上团云暗暗疑,旋看入地已淋漓。


白茅一沐宽汤祷,华黍三章拟束诗。


爽动夹城飞燕子,浓深别殿湿胭脂。

途长连日苦炎蒸,一雨东来喜不胜。


添作河流黄万顷,洗开华岳翠千层。


檐垂银竹光如玉,簟展桃笙冷似冰。

轻凉方霂霢,乱点忽滂沱。


阶近吟迁榻,茅穿舞带蓑。


千家妨岁率,百亩待登禾。

黑云排白雨,奔涝溢清沱。


久旱忧停酒,一霖欲当蓑。


皱红舒浦荔,暗绿转郊禾。

岳伯露香虔夜拜,魂招天毕返严更。


未炊万口胜嚵嚼,不赏诸军挟宠荣。


云汉罢歌枭魃首,巫尪合笑蔑雷声。

阿香驱车海上来,白雨跳波云暗隤。


灵泽千峰润枯槁,洪泉一息消氛埃。


荷喧战剧明珠碎,竹净凉生寒玉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