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朔雪飞残腊,融和变凛严。


徐来花出在,骤急霰声兼。


数住天应惜,争繁酒易添。

昨夜同云彻晓阴,雪床轻衬六花深。


一开帝扆忧民虑,普慰农畴望岁心。


天兴酒徒张醉幕,家疑仙室尽瑶林。

始骇经冬雪,时飞但敛尘。


谁知高厚意,顿与发生春。


已慰三农望,何妨万卉新。

天地久闭塞,气和方一开。


花从无象出,泽蕴太虚来。


庆可万区浃,丰宜百瑞魁。

晓雪初飞应岁华,因风吹起整还斜。


石田不种皆成玉,瑶界非时自雨花。


道士拥炉衣类鹤,麻姑送酒髻如鸦。

今朝腊日初飞雪,一白先期报岁丰。


坐见洪荒还太古,信知造化自虚空。


诗情画意天机外,和气欢声帝力中。

当年瑞雪多盈尺。
今年仅有些儿白。
天欲兆丰年。

四时平分气升降,当冬宜藏反宣畅。


玄冥羸孱失其职,骤弛威权避威仰。


由来万事可尽料,一夕同云迷下上。

老健裘能著,寒吟雪故行。


袖承花数出,履蹴霰求声。


飘即诸山压,填应四海平。

万木寒痴冻不苏,六花争巧出枯株。


天将平地开银阙,人似清冰在玉壶。


未见啮毡持汉节,徒闻穿履待公车。

楚越祅氛杂炎瘴,凭陵中州冬益壮。


天兵横厉江湖间,杀气冥冥逐飞将。


南风不竞寒律回,暮雪远从阊阖来。

阴风触物生晚劲,积雪经旬戏春令。


气排水国吁可骇,势覆山城力谁竞。


缤纷乍逐飞霰夺,惨淡仰见浮云定。

得雪啸歌异晓昏,千家茅屋尽温温。


且将稔岁占三●,会见全功收一原。


位育共瞻今圣主,直清犹愧此●存。

度岭逢朝雪,行看马迹深。


轻标南国瑞,寒慰北人心。


皎洁停丹嶂,飘飖映绿林。

苦寒无那岁峥嵘,一夜阴风雪满城。


莫问牛羊迂使节,却思鹅鸭溷军声。


庭空剩喜罗琪树,履敝犹堪步玉京。

穷腊逢三白,山城两换年。


破寒初淅沥,作态正翩翾。


倚杖心逾喜,搔头意自便。

湘吴醇酎惬兼衣,多病难禁玉斝飞。


月下更期看国艳,凌波那更舞江妃。

银似豪家没奈何,玉成高垒更巍峨。


残年共拟看三白,酌我从今未厌多。

使君仙骨迥无俦,合上琼楼倒玉舟。


雪里渔蓑诗更好,盛传僧舍与歌楼。

好雪相仍岁又除,丰年瑞事总堪书。


未嫌款段追千骑,化作张仙跨白驴。

云气浮江不见边,拥炉吟雪思飘然。


风将急霰先鸣瓦,水剪寒花忽际天。


才涩敢陪梁苑客,兴来从泛剡溪船。

长安一夜雪,酒价涌朝市。


何人独耐寒,翛然立庭砌。


盈盈竹间梅,靓妆欲谁媚。

快雪连朝遍海涯,眼明无处着尘沙。


腊前正欲呈三白,天下方知是一家。


今岁连云宜宿麦,何人剪水作飞花。

腊雪频频降,成堆不可除。


伴吟花莫并,销瘴药何如。


谢女诗成处,袁安睡起初。

千门忻应瑞,偏称上楼看。


密洒虚窗晓,狂飘大野寒。


园深宜竹树,帘卷洽杯盘。

六花初逐晓风繁,五裤那忧岁晚寒。


杖屦客迷村径远,笙歌人在小楼看。


也知近郭梅将动,只恐行春路未干。

史君新诗来不绝,灿灿珠星联璧月。


黄堂旌旆晓排衙,喜见宾僚重贺雪。


寒儒茅屋补更穿,雪馀仍值江风颠。

始见穿帘隙,俄惊照屋山。


春容先苑树,夜色误城关。


砧积疑铺练,盆消若盗环。

兔苑佳宾集,龙山上瑞臻。


微飘方自弄,乱洒忽无垠。


剪水层空堕,装春病蘖新。

缥缈山头白最先,模糊云物变吴天。


陆机玉圃无精粗,王衍瑶林满后前。


酒涨微澜宜永夜,麦翻翠浪看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