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阅尽四家诗卷子,自然优劣在其中。


石龟野鹤心相合,菊涧花翁道不同。


鸣凤翱翔上霄汉,乱蝉萧瑟度秋风。

鹤舞青青雪里松。
冰开龟在藻,绿蒙茸。
一成不记蕊珠宫。

谪仙乃天人,薄游人间世。


词章号俊逸,迈往有英气。


明皇重其名,召见如绮季。

昌黎文章伯,乃是圣人耦。


传道自孟轲,渊源极师友。


雄词障百川,伟论挂众口。

庐陵间世才,妙手归大匠。


文章振古风,独立无与两。


诗篇尤藻丽,句法含万象。

杜陵老布衣,饥走半天下。


作诗千万篇,一一干教化。


是时唐室卑,四海事戎马。

夔龙班里忝游陪,何似延陵历国回。


闻乐总忘三月味,放歌独上九成台。


深山松桂经秋长,古驿芙蓉向水开。

凤城今夜月,旅客此秋心。


北望杯同把,南飞鹊异林。


鸿声连海右,槎影宿河阴。

才听新岁鸟,已看新岁梅。


况逢新岁客,同倾新岁杯。


素艳宜冰署,年华上玉台。

正朝览物华,庭梅色已弄。


送腊稍辞寒,迎岁尚含冻。


年光蕊上转,春意枝间动。

明时讲武重疆场,九月霜清塞草黄。


跃马抡材争入彀,登坛奏技识穿杨。


泽宫旧纪周文盛,猛士还思汉道昌。

南园草色映堤新,小径莺声过雨频。


花萼池边裁雅咏,芝兰庭下玩芳春。


溪桃笑日攀游骑,岸柳和烟罥舞人。

凝云来夕苑,秋霰下秋空。


绛树瑶为蕊,黄花玉作丛。


入林随叶散,拂砌映霜融。

秋风吹落叶,萧飒玉阶飞。


忽逐先冬雪,飘花入禁闱。


气蚤偏惊雁,寒多未授衣。

自枉移舟约,先令扫户迎。


入林仍共侄,举步即随兄。


园蕊连枝发,池篁迸砌生。

紫凤飞南海,徘徊恋天池。


岂无三珠树,归守椅梧枝。


逢君问出处,所需在明时。

玄云积重阴,素景澄虚朗。


生白盈轩墀,流光入帏幌。


初炯玉窗明,渐映瑶台上。

峨峨承华居,所任必端良。


我后眷储幄,资贤辅少阳。


入则以道谕,出则以义匡。

近来忧国泪,肝胆与谁论。


地震连三辅,星妖切上垣。


北庭犹火怪,东海久鲸翻。

飘飖跻雾术,容与蹑虹桥。


暂赴餐霞约,何劳折桂招。


横琴听水近,登阁看山遥。

白露下漙漙,篱花近苑看。


叶带三秋色,枝淩九月寒。


泛香惟载酒,扶寿不须丹。

同心并蒂两相催,紫艳妆成四向开。


若道秋光不媚客,何因面面送香来。

芙蓉巳发同心朵,嘉木仍芳连理枝。


未若秋庭称瑞菊,一花四蕊映霜篱。

小筑傍溪馆,先看倚岸梅。


破霜孤干直,临水数枝开。


香送春杯入,攀同野客来。

吾弟有奇尚,为园半植梅。


溪桥寒意惬,山馆野情开。


贞白存吾道,孤芳免物猜。

大壑吾将往,神仙客望登。


水从天上转,槎似日边乘。


贝阙含明月,鲛宫织夜灯。

阻饥三岁后,不雨十旬馀。


飒遝初鸣块,滂沱遂溢渠。


乍凉风却扇,久旱泽随车。

是日最宜人,晴光帝苑新。


来持柏叶盏,同醉棣华春。


景丽因年早,情忘对酒真。

团圞阴广砌,旖旎发芳年。


复兹炎夏月,散影日华前。


高送吟风鸟,凉思饮露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