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湖上水云绿,荷花十里香。
咿哑木兰棹,惊起睡鸳鸯。
雌雄两分去,不觉断人肠。
朱雀街头雨,乌衣巷口风。
飞来双燕子,不入景阳宫。
为问秦淮女,还知玉树空。
默默青禽瞰玉妃,泠云寒月淡相宜。
香魂不到青宫里,那得轻扬粉蝶知。
西风吹老木犀花,上有幽禽玩物华。
底事千岩摇落后,一岩光景在人家。
汉武初开西北堧,石榴分种至中原。
幽禽亦有兴亡恨,相对枝头寂不喧。
杏花疏雨枌香深,朵朵迎风艳不任。
老眼不谙花态度,从教春色付山禽。
雪飞林壑晓初晴,坐对琅玕眼倍明。
却忆夜来清梦里,满空鸾鹤上瑶京。
屋外青山画不如,屋头高树影扶疏。
晚来宾退轩窗静,一榻秋声夜读书。
岚光飞翠入帘楹,枕簟生凉暑气清。
公退日斜新浴罢,坐看峰影过州城。
燕飞帘幕日初长,面面青山出短墙。
昨夜春归风雨送,满渠流水落花香。
琴史缘清暇,为园玉堰西。
三春兰满畹,九日菊成蹊。
吏隐怜鸿影,禅栖厌马蹄。
鸟鹊巢高树,关山起暮愁。
金波云里净,桂影酒中浮。
听笛当今夕,登楼度几秋。
池引金沟碧,莲开岁岁红。
看花皆上客,作赋与群公。
不及西湖里,相从小艇中。
骑马长安市,春游十二年。
广都开火树,复游照金莲。
七校香车度,千门珠履连。
旧说惠崇真画师,生绡四幅见天机。
鹭翻桃岸韶光妩,鹅漾莲塘暑气微。
风劲宾鸿霜始肃,寒欺花鸭雪初飞。
云蒙山头雪翻空,飞鸟绕树困号风。
关山淮水失微路,酒炉曾借衰颜红。
荻花索索水津津,日落空山开霁新。
松下有人摩诘似,与渠烟火作比邻。
成阴众木与天参,日暮风雨地轴翻。
曾向庐山问行李,石门西路接僧垣。
我到淮南几见春,一身蓑笠蔽烟雨。
桃花林里有人家,疑是柯山最深处。
露寒台前晓露清,昆明池水秋色明。
摇环动佩出层城,鹍弦凤管奏新声。
上林蒲桃合缥缈,甘泉奇树上葱青。
山有木兮木有犀,其花长秋何皑皑。
灵芝三秀书上瑞,曾不及尔常芬菲。
初疑师文叩弦发清商,无射应律变四时。
自信生来性独灵,斑斑文采更分明。
斗时胜负浑闲事,曾占梨园曲里名。
清晨六出雪花晞,枸杞子红今满枝。
逐伴偶来贪看处,玉坡高处立多时。
粟垂金穗暮秋时,来往郊原得所依。
曾记朝回花下见,一双飞上绣罗衣。
草碧莎青照眼新,炎炎暑气政熏人。
一双同沐清波上,偏喜毛衣不染尘。
花影随日移,鸟声逐风度。
索居元寂寥,只恐韶光暮。
荷落一池风,菊开三径雨。
无穷离别怀,况听寒虫语。
暑雨润吟笺,熏风清绿绮。
新蝉欺客愁,庭槐吟不止。
飞雪透疏棂,隆寒袭重被。
乡心触景生,惆怅难成寐。
转愁作娇舞衣寒,含笑一转私自怜。
云裳撩翠靥,锦袖拥翘鬟。
回眸立见黄金赐,罗衣纷纷雪花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