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客来身挟烟霞气,云宿天门最上头。


夜半忽悬沧海日,封中倒泻绛河流。


行时向子无婚嫁,归后宗生好卧游。

包子东归四五春,杜门高枕避风尘。


遥扶一杖窥星斗,忽买扁舟破隐沦。


海内青山唯此岳,天涯白雪更何人。

由来白云吏,多与沧洲期。


及尔拂衣请,遂当娱彩时。


无须大官膳,且采商山芝。

和氏善相玉,楚人乃失之。
后王不深谅,空沉沙与泥。


方歅善相马,秦穆犹见疑。

高斋闻在荔枝林,曲几方床宴坐深。


大道无形元寓器,至人于物不容心。


三山云气通寥泬,一室天光入照临。

闻公近住慈溪寺,今是璘师第几镫。


笑我在前图作佛,只今投老欲依僧。


瓶中舍利藏来长,窗外猕猴唤得应。

郡城重镇浙江东,徼道荒芜雉堞空。


于越山川星纪外,故王台榭水云中。


船来蛮贾衣裳怪,潮上海鲜鳞鬣红。

定水山中多古桂,老璘结茅来避世。
囊中少试蒸花法,正藉烟霏作舆卫。


谁令作诗传世人,一时搅动声闻尘。

使节重来省昔年,旧游零落一凄然。


山川在眼空陈迹,歌舞催人又别筵。


风卷潮声全海起,雨分虹影半空悬。

久在仙坛下,全家是地仙。


池塘来乳洞,禾黍接芝田。


起看青山足,还倾白酒眠。

世人眼见真莲少,真莲却在玻璃沼。
浣花溪水入银河,何人更识月皎皎。


谪仙不见见梅妆,荷稠搴作芙蓉裳。

季札如鲁请观周,子长足迹半九州。
向平且然志五岳,谁肯龌龊终一丘。


封君昨年出吴越,长啸梁园醉秋月。

蓬莱谪仙头半白,摇摇去为江南客。


长风醉送浮海航,宿雨自蜡登山屐。


山海使人行易迷,君虽吏隐归何时。

久抛绳检事渔竿,病骨谁怜磬折难。


按定古方医痼疾,高抬时价卖心肝。


门维官舫惊鸥梦,诗括奚囊驻马鞍。

鉴水悠悠接鄮川,宦情客况两凄然。


扁舟乘兴梅花月,樽酒送行灯火天。


我似郑虔官舍冷,君如冯子主人贤。

游宦东州识老成,坐间谈笑欲风生。


人如元祐气尤直,诗不江西语自清。


雪棹非缘寻旧隐,夜床端欲对难兄。

士论乡评总见钦,古犹难得况于今。


耻干一介将行李,慨为孤甥罄橐金。


晋水生徒怀绛帐,贤关故旧仰同襟。

长安尘土处,数日又随君。


颇讶归何速,犹胜信不闻。


寒霜杀岸柳,晓艇入江云。

容易新霜,栖遍岸柳,青鬓照影都换。
簟拂床虚,尘凝镜暗。
依约妆楼晼晚。

骊歌一曲乱云驰,白帢黄冠照路岐。


八咏楼中人卧久,四明城外客归迟。


高天暮雪帆飞动,大野春星剑陆离。

桂籍夸年少,兰心托漫游。


霜蹄寒照夜,风翮健凌秋。


意气狂昭略,腰围瘦隐侯。

咫尺楼船号令新,欣从帷幄睹词人。


关中久自推冯异,河内今谁属寇恂。


溪拥越来清雾雨,山横秦望绝风尘。

千骑纵横夹上游,飞章推毂动宸旒。


干旄旧识长城寄,斧钺重因大海留。


玉局闲敲风满座,金尊长啸月当楼。

邂逅青山陌,飘然思不群。


乍归鄞海月,长啸瀫溪云。


剑拥苍精气,符悬赤伏文。

玄亭吾久闭,问字不辞劳。


妙诀青囊古,雄谈白氎高。


东瀛朝濯发,北海夜持螯。

相逢宁海岱,对语即江湖。


肯抱临淄瑟,聊携督亢图。


官衙吟苜蓿,客馆寄菰芦。

两鬓怀人短,双瞳作客方。


文渊神矍铄,叔夜思昂藏。


薜荔裁衣古,兰荃结佩芳。

一樽残岁别,挥手各凄然。


野冻层冰外,山明积雪前。


貂裘秦苑敝,鸟迹汉京传。

怅望春风色,河桥落照间。


酒人三市别,狂客四明还。


再举看黄鹄,孤飞羡白鹇。

忽忽光阴日隙尘,回头十载两襟分。


听经偶枉真人驾,过首犹怀处士坟。


危世清风谁一面,青山啼鸟自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