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有匪碧岩使,满腹鉴湖秋。
不居上界官府,来作散仙游。
长佩高冠人伟,组练锦袍官贵,清献旧风流。

又过前溪访梵宫,人言此与老庄同。


是同是异谁知得,拟问山前无极翁。

步自清虚过上宫,千言万论总谈空。


拟将一语随人后,尝与心谋不肯同。

多少濂溪生并时,两程夫子咏而归。


须知宇宙何曾隐,鱼自川游鸟自飞。

旌旗阴里盛传呼,春梦才醒一事无。


草草山肴话朋友,依然白鹤故时吾。

中天积翠削巑岏,扫石衔杯醉不冠。


樵路半垂青嶂底,歌声全出碧云端。


飞来别作仙人掌,望去平临玉女坛。

野色岚光面面新,上清楼阁俯嶙峋。


杯间月出瑶台夜,杖底云飞玉洞春。


地尽群峰开象纬,天容双屐出风尘。

马上壶觞处处从,花源又入白云封。


石渠飞沬溅春酒,茅屋临流响夕舂。


雨色微侵青薜荔,山光倒映紫芙蓉。

百尺高台古树林,池边不雨昼萧森。


游逢载酒春先暮,兴到看山客自深。


片石千秋留鸟篆,寒潭百尺想龙吟。

三径常邀载酒欢,小亭散发对凭阑。


春残未觉花香尽,日午才分竹色寒。


仙令双凫初解绶,将军万马旧登坛。

高阁俯澄澜,湖光入座看。


遥空箫管咽,夹水绮罗寒。


笑语连天沸,呼声动地欢。

半年不见团团月,或是天阴或病中。


镜影偏随今夜满,鬓华不与向时同。


似怜偃仰空檐下,曾照婆娑舞剑雄。

四月既望夜望月,云起天东如涌波。


坐久云间明月出,或占水旱果如何。

得闲来访单绣使,上堂只逢双墨君。


小轩雨久长新树,近午风生驱宿云。


更策羸骖寻雪洞,偶看稚子摘池芹。

与客呼舟立水涯,小童轻楫下滩迟。


他时有约来山寺,只问支郎借马骑。

风逼南薰日渐长,祗园嘉会正开祥。


一尊山馆聊相祝,愿子名登选佛场。

黄沙如雾昼冥冥,一夜狂飙吼不停。


何物阳侯翻地轴,有时风伯畏天刑。


盗窥客舫悬孤注,神忌吾书走六丁。

都城三伏暑方炎,天上分鲜我亦沾。


缄发紫泥留榼筥,香生青箬带冰盐。


南舟远贡来何数,北客初尝味更添。

小臣踪迹本疏慵,衮职情知不易供。


才向储闱传大学,又从宣室讲中庸。


朝行辅德须耆俊,家法崇文自祖宗。

轻阴小雨夜连晨,中使传呼散紫宸。


天气薰蒸疑作暑,风光回转欲留春。


班分辇道花迎佩,仗出宫墙柳映人。

宝海光中观世音,补陀岩上昼萧森。


学人摄念无生忍,办得西来一片心。

四载难期讲下僧,岂缘佛日会金陵。


三支二朗禅林秀,解续家门七祖灯。

才送春归,当阶芍药,剩红留影。
风寒雨细,谁问绿苔芳径。
晓光笼、阑干暗凭,寂寞谁管离愁醒。

去去难为别,行行思更深。


沧桑虽屡变,桃李尚多阴。


他日故乡返,仍期旧谊寻。

午雷飞雹助凄其,天与愁阴入地知。


封树得缘今日长,山花裁了一春期。


诗名被冢伤心见,世业成丘达者悲。

久晴一雨顿生寒,在笥衣才换夹单。


欲出少留初困淖,于时何俟更滋兰。


榴花照眼将迎节,草树连林未救乾。

风力初低雨意轻,为花何爱一春晴。


回阴莫展丁香结,废闰难催芍药生。


尘土牡丹黄上额,殿台杨柳碧连城。

暖日开迟异去年,回车曾此在春先。


岂知游事原无俚,却为风宵独未眠。


晓径莓苔将接迹,短栏榾柮不成编。

分携各有中年感,欲别仍留到海隈。


一水乍明初日上,晚春才了早荷开。


故园风物寻常过,别梦江湖取次回。

今年无好雨,曲水未胜杯。


谁伴山翁醉,难令俗客陪。


青苔迎马入,绿柳送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