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生富贵,岂知今日有离愁。
锦帆风力难收。
望断燕山蓟水,万里到幽州。

落日东湖里,相携著彩舟。


澄明怜水物,浩荡狎沙鸥。


载妓从歌舞,飞觞任去留。

荇花风袅断烟微,共看兰舟泛夕晖。


篷下美人歌白苎,绿荷深里白鸥飞。

河源西郭夕阳过,不见美人将奈何。


雷压船头蓬底坐,一时风雨乱风波。

江国春归夏云孟,十日五日风雨横。
具区摆阖浪如山,吴儿善泅并敢榜。


今朝气候昨不同,湖头无雨兼无风。

微行谁识王丞相,草履过门如野人。


太史遥遥瞻紫气,老夫急急裹乌巾。


子陵故友终辞汉,张禄先生又入秦。

断送园林如绣,雨湿朱幡,尘飘芳阁。
黄昏独立,依旧好春帘幕。


分明俊侣,霎时乖阻,镜凤盟寒,衫鸾妆薄。

昌元远地凝和气,真祖仙宫发帝祺。


穆穆睟容分喜色,煌煌宝座秀灵芝。


已彰日监灵心显,更表晨敷协气滋。

苦蒸卓午汗交颐,昏瞑雨飞如扬丝。


舟楫自兹杳将去,波涛满意复何疑。


玺书况属临门日,江汉须看放舸时。

闲坐初台爱柳林,亲操短棹遂出寻。


半湾新涨飘英合,数叠苍山落照侵。


衔寺岚光穿笑语,卧桥塔影带晴阴。

一年再远别,尘世令人嗟。


况复江湖永,空惊鬓发华。


青山浮海上,远水即天涯。

腊前芳树暑前开,笑忆周南摽有梅。


玉色还如雪中见,天香不减岭头来。


黄莺未识休频顾,粉蝶初逢亦自猜。

千顷平湖绿一遭,空城游乐自奢豪。


画船争胜飞江鹘,翠巘都浮载海鳌。


芳草堤边裙带短,柔桑陌上髻鬟高。

风下平池水晕开,池边露坐水风来。


草香冉冉生吟席,云影飞飞度酒杯。


荷叶偶成双翠盖,荔枝才似小青梅。

盈舟载鱼虾,投泻清波际。


应无校人欺,独行流水惠。


非求升斗活,终免蝼蚁制。

先帝传基固,真人嗣统平。


馀恩华夏在,高谊古今倾。


汉法原为庙,仙居别有京。

结叶垂花老桤卧,四山无风午刚挫。


扳花荫叶桥畔凉,葛屦生衣安稳坐。


田家初饱麦上场,溪雨新过水推磨。

双溪港口泊幽梦,石帆山下朝炊动。


荒村客到松鼠奔,小市人喧竹排重。


我生百事松上针,虽有寸长何所用。

夏首新热叶气蒸,细路危桥得幽悄。


桤树成林已快人,况有鸣泉覆深筱。


松髯石发雅能净,竹稚鸟雏怜最小。

五云山前盘古树,曾见前朝老谢敷。


六寺钟声何处尽,僧残惟有粥呼鱼。


笋天已过麦地瘦,一饭山厨鲑菜无。

两崖十里苍簋根,中藏一溪云月髓。


嫩粉生香笋出林,老枝压地花成米。


溪上老翁撑竹船,摘米炊枯弄清泚。

春光春光,劝尔且休跨。
毕竟年年用来,何须三时一假。


吾不识太皞何居,句芒何舍。

落尽黄梅四月天,空枝一鸟语春还。


早知梅熟春同去,怨却花时信早传。

晓来风色北窗归,一岁几何三月非。


谁道时光不作意,晴阴云日半依违。

莫道含香旧,依然束带初。


中原方羽檄,四海尚车书。


典属虽无似,和容庶有馀。

将母来生事,惟寅夙夜心。


常存非孝意,以著服官箴。


寂寞时犹昨,艰虞道弥深。

先时旱妨麦,我心忧忡忡。
一雨幸全收,我心乐沨沨。


忧乐岂以我?实与人天通。

劳役不为戚,自逸不为休。


休戚本同体,稼穑与民谋。


我世农家子,莘野岂其俦?


受命安民事,我心宁不忧。

广厦初成万柱标,修梁巍跨玉虹腰。


况逢此日生千佛,定引群仙上九霄。


下笔蚕声纷战艺,出林莺友竞迁乔。

刺桐抽叶张青盖,紫帽蒙霞丽锦笼。


今岁家家定高廪,多苗宁复羡吴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