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霁色分诸垒,寒空下一雕。


幕南白草尽,胡马亦何骄。

松杪龙山纵目时,龙精长寄万松枝。


烟岚忽动遥堪挹,风雨频来暗有期。


半世客怀聊此醉,千年帝力岂予知。

登高有惠远,揽胜即庐山。


幽事知谁重,浮生得此间。


乾坤惟旧侣,霜露各衰颜。

相期赋九日,倚堞兴何饶。


天若来风雨,人应感寂寥。


长河明远色,寒柳净疏条。

秋容淡淡映疏云,聊向苍苔散屐痕。


欲采紫芝心万里,斜阳尽处是昆仑。

树梢斜日下迟迟,啼破荒烟㨂一枝。


不为上林无著处,寒林宜画更宜诗。

千雉琼瑶琢不开,隐然凹凸混皑皑。


皇州寒尽春如海,不似秦淮月过来。

霜清水落静无埃,邀得西山入座来。


爽气已供朝拄笏,烟光更助暮衔杯。

琳宫寥阒子声频,树影初圆局几新。


门外茫茫名利海,可怜柯烂竟无人。

纷纷毂击复肩摩,有此清涟万柄荷。


沈水香中宜早赏,秋声不似雨声多。

玄都道士不栽桃,却爱生红闹树梢。


此去东风吹不散,仙家自有凤麟胶。

楼上烟霏暝欲无,楼前车马正驰驱。


幽人不为晨昏迫,只看天然水墨图。

高楼百尺修木尾,对面南山翠相倚。


凭栏谈笑青云里,秋标摩空日色死。


海风萧萧东万里,吹襟洗鬓清如水。

城楼高跨天中央,登临举目极四荒。


苍云彤霞物象变,落日清风天气凉。


树深蒙密幽鸟语,山势蝉联烟霭长。

华阁倚青空,凭栏啸远风。


溪光梅雨后,山影夕阳中。


细草伤心绿,馀霞照面红。

城隅渌水明于昼。
烟霭笼晴兽。
无恙是黄花,不奈西风,吹入征衫透。

岧峣飞阁冠层城,暇日登临景物明。


万户莺花春上苑,九衢车马汉西京。


烟开宫柳重重出,雨静峰霞片片生。

淮水微茫远接天,隋宫秋草自芊芊。


当时歌舞人何在,落日空山闻断蝉。

将军白马旧临关,楼橹中原战守闲。


汝曲自成悬瓠水,淮南遥见朗陵山。


雁鸿早向春风过,鹅鸭偏惊夜雪还。

高城秋气已悲哉,一出金门驿路催。


天远渔阳青燧断,日斜沧海白云来。


江南十郡荒何救,辽左诸军戍不回。

家在渔村有钓蓑,偶从簪弁失烟波。


怀人书札春鸿早,作客江湖夜雨多。


匡岳千峰云不散,浔阳九派路如何。

春潮落,晚山低。
高楼外,几船归。
迢迢渔唱出斜晖。

五岭南来瘴海深,秋风榕叶尚阴阴。


安期一去家遗舄,陆贾重来橐有金。


门限虎头潮上下,城开雁翅客登临。

花片飞飞柳色深,登楼一倍搅乡心。


长堤烟草迷人去,远寺斜阳带磬沉。


江水无风时起浪,春云不雨每成阴。

万里风云动壮猷,斗边剑气映南楼。


龙门客醉燕山月,鹿塞寒生漠北秋。


秣马不堪宵露下,司军应念挈壶愁。

七盘坡上青烟浓,黎峨落日明千松。


女墙欹仄异中土,蜿折一线随山踪。


行人散策郭门顶,秋声瑟飒愁吴侬。

放眼城端万里分,雨馀苍翠涤尘氛。
霞飞峻岭晴烧石,天入澄波净浴云。
野树远连山色暝,清砧凄杂雁声闻。
高城吹角满江楼,楼上登临动客愁。
陵谷参差随去鸟,河山迢递任归舟。
凋零书剑谁青眼,缥缈乡关忆白头。
城峻先迎月,帘疏不隔风。
棋声传下界,雁影没长空。
岛屿秋光里,楼台海气中。
偶因萸菊到城头,手揽潇湘一片秋。
西北黄尘清远徼,东南紫气盛中州。
众山环拱皆衡麓,一水横陈是橘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