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熏炉束诗魂,茗碗驱睡思。
掩关寂无营,翰墨自娱戏。
山寒溪正清,月澹雪初霁。
霜风栗烈砭人肌,又是江南梅发时。
写影寻真未端的,此心隐处是南枝。
往年看花落春后,金茎琪树山中少。
江上老梅回瘦枝,写入山窗自妍好。
君家雪壁宜挂之,繁花不逐东风老。
孤标开墨沼,劲气入霜毫。
谢庭春色好,玉树两相高。
粲粲冰肌雪未暾,萧萧疏影写黄昏。
情深西子湖边树,梦入罗浮月下村。
万斛春光归笔力,一枝云气沁香魂。
泽癯山嶝月明中,笔底精神擅化工。
老干疏花生意在,纷纷开谢任东风。
春风不解惜琼英,可是招魂有客卿。
记得小桥曾度处,数枝和月浸溪明。
忆昔冲寒踏雪时,百花零落愿开迟。
如今收拾横书卷,一任无情塞管吹。
旧时月色有谁歌,拔剑王郎鬓已皤。
惆怅春风旧词笔,南枝香少北枝多。
春风的皪微,凝笑补之肥。
大似廉仲宣,雅疑陈去非。
神仙何渺茫,子固类元章。
奕奕湖海气,明明金玉相。
苏公堤上路,千树雪纷纷。
载酒曾邀我,看花每忆君。
翠茵松下卧,铁笛月中闻。
深冬崖畔一枝悬,几点疏花斗雪妍。
五夜影横清涧底,抱珠疑是老龙眠。
海月初高瘦影斜,淩寒璀璨吐冰花。
一枝悬向高堂上,玉树从来属谢家。
姑射仙人去不还,临风玉雪想容颜。
王乔袖有长生术,唤醒冰魂楮墨间。
蓬莱春日暖,金鼎待盐梅。
早践台衡地,调元酌斗魁。
咄咄坐终日,何心复赋梅。
惟应学弓马,塞上缚渠魁。
一斥投边裔,寒肌瘦似梅。
下帘秋院里,犹想共抡魁。
故人天上客,遥寄一枝梅。
问是谁知已,鳌头旧大魁。
先春远寄墨淋漓,折得寒香第一枝。
梦绕西湖山月暗,漆纱窗外影参差。
翌生写梅不写迹,不用胭脂唯用墨。
乃知铁石岁寒心,妆点何须事颜色。
君不见牝牡骊黄付等闲,无盐应笑西施白。
荣阳别业草萋萋,败壁犹然见旧题。
笔下许多刚直气,半由狂醉露端倪。
西郭问幽栖,下重帘、懒看斜阳帆影。
老屋复来还,萋萋碧、亲扫闲庭芜径。
疏枝瘦蕊,笔端春信先春迎。
不用胭脂点染新。
墨花落纸自生春。
好凭毫素见精神。
梅花消息天地静,夜气空寒逼清醒。
花光月白地如雪,亦恐同行踏人影。
村中花事几年阔,天涯画笔何人骋。
洗尽丹青料,清高绝点埃。
数竿无韵竹,一树不香梅。
与可今已矣,补之安在哉。
闲庵笔底回三春,平生爱为梅写真。
只今龙钟已八十,双瞳挟电摇青旻。
芒鞋辙迹半天下,学语儿曹读君画。
龙岩戏墨作横枝,韵胜何妨不入时。
黑雾玄霜遮缟袂,玉妃谪堕畏人知。
玉斧琢成明月,陈玄幻出横枝。
依旧西湖风景,素衣聊受尘缁。
烟雨和成宛擅场,新来翻著雪衣裳。
以吾不可学渠可,善学杨君只此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