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老梅枝老花逾妙,几度相看正眼开。
不道夜深人正睡,一枝随月上窗来。
水接沧溟远,峰连碧落高。
江山酬夙兴,天地惜秋毫。
茹淡偏宜瘦,逃禅尚觉劳。
谁言凿混沌,我道本如来。
钟里千山出,空中一窍开。
非同负芥水,可置坳堂杯。
江州司马两红妆,水墨何人画此堂。
得似往年歌意思,却看今日舞衣裳。
摸声漫点樱珠破,拟态轻拖柳带长。
四壁多风雨,萧萧坐觉寒。
野僧供茗碗,驿子具盘餐。
地僻人烟迥,年饥邑里残。
幽哉岩里居,戴石世所罕。
源泉一勺多,香烟终日满。
停杯岫云迟,解带松风缓。
日出疏林露滴,风生远浦烟消。
渔父移舟款款,征人策马萧萧。
郭外招提接远山,烟萝行尽到荆关。
香凝蒲室禅心定,云锁松庭鹤梦闲。
晚灶烹茶留客话,晴空飞锡见僧还。
宝刹从来近好山,溪头驯虎护禅关。
竹窗雨过清阴密,松院云深白昼闲。
珠林潇洒对青山,尘事纷纷自不关。
霜雁落田香稻熟,雨龙归洞碧云闲。
客穿松径寻幽至,僧扣柴门化食还。
徐福楼船去不回,海门东下浪如雷。
青鸾自傍瑶台舞,红药何须羯鼓催。
劫火凄凉化焦土,重泉寂寞葬寒灰。
韵人风味貌于园,金谷兰亭空复传。
正好楼台临睥睨,依然淳朴一山川。
淙淙涧道寒鸣玉,叠叠林鬟翠抹妍。
我家白板扉,覆檐乌桕树。
远山若画屏,颇适栖迟趣。
每忆七岁时,摊书未能句。
高柏丛篁非故岑,凭栏极目思难禁。
秦关遥识青牛气,粤海空怀白石吟。
鸿雁不来乡信断,簿书无补岁华侵。
危楼百尺起孤岑,落日登临兴不禁。
天近自无尘俗到,江空时有蛟龙吟。
纤云依树巧疑坠,明月满城凉欲侵。
雨意涵江阁,冲寒趣晓行。
彤云半浮没,银海忆阴晴。
逦逯足能健,敲推句未成。
已完辑瑞典,策马任冲烟。
堆堞二三里,诛茅四五椽。
农虞胼胝后,吏要税租前。
弹丸黑子地,远树尽含烟。
寂寂莺无语,疏疏屋几椽。
雪飞二月后,风急五更前。
极目前村路,苍茫一片烟。
窗虚留月牖,瓦落□风椽。
三辅城居后,二东壤接前。
入春犹积雪,柳色半迷烟。
犊瘦怀长剑,乌饥立短椽。
徵租荒亩外,晨爨夕阳前。
别馆弘开倚碧峰,重来飞絮满晴空。
十年草绿王孙梦,几树花红佛子功。
亭带野香经暮雨,桥连云壑卧秋虹。
岭岫岧峣万壑低,越山闽海暮烟迷。
孤村日落行人少,古树风沉野鹤栖。
龙剑夜寒延浦月,征鞭晓拂陇头坭。
古寺周旋思更悠,十年怀抱此登游。
山寻绝巘云盘阁,僧入参禅月满楼。
石磴列屏环且秀,小桥通径曲还幽。
常共鹪鹩守一枝,忽随搏击过天池。
当君仗剑西游日,是我登楼北望时。
华岳天青云叶断,葱河风黑雪花垂。
谁道心斋便是颜,三门九曲几层关。
映湖同碧波波月,入眼皆青面面山。
弹雀觅驴元属幻,坐驰游赏岂为闲。
忧乱愁怀锁未开,偶携胜友上高台。
层层寺向云霄出,片片花从水石来。
身世寄将洞口棹,道心清似雪中梅;
何时便作太平逸,长此茗瓯又酒杯。
徘徊沙苑夕,更喜驷星明。
杂虏犹遮塞,王师未筑城。
春田榛莽迹,夜枕鼓鼙声。
不眠疑漏尽,独坐爱灯明。
好夜春连市,微风月满城。
凝香清燕寝,落笔得蚕声。
征衣犹带洞庭沙,阅尽残冬未见家。
野寺寒灯独卧处,关心一夜到梅花。
墨迹歌残知为谁,未成短韵先成悲。
数声啼鴂怨芳草,不是闺人亦泪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