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不须绝调与同游,薄命终怜恨已悠。
可惜阶前今夜月,无人空自上帘钩。
可是芳心化作尘,那能频忆梦中身。
生憎绣幕花间蝶,不逐东风恋暮春。
山房夜半酒初醒,浣浣阶前竹露生。
远柝击随风敛阵,疏钟鸣向月低楹。
松峰画布禅关峭,花径云封客梦清。
一峰高锁不从今,豪贵亭台世共钦。
登眺此时随极目,笙歌何日断清音。
风飘碧瓦垣多缺,草满瑶阶树少阴。
每过云蓝便系船,非关前路受风偏。
秋残野岸丹枫冷,水落空江翠壁悬。
月色微茫僧入定,钟声断续客初眠。
苦吟漫说学阴伺,人海沉沦万辈过。
牛马指呼从世便,虫鸡得失定谁多。
西山望断苍茫影,燕市听残慷慨歌。
忍听离亭唱渭城,一鞭掉首任行行。
石痴曾上青山化,鸟怨终填碧海平。
醉酒记来金谷苑,题诗愁绝玉溪生。
谁将献馘戢鸮音,赤县纷纭竟陆沉。
焰助抱薪宁有济,危嬉巢幕亦何心。
颇奢倘在终存赵,韩岳无功待款金。
尘界何人悟太空,飞鸿回首影匆匆。
三千归路愁吟里,九十春光客梦中。
黯淡黄沙昏落照,萧骚绿苇战遥风。
十年常作客,一宿似还家。
古道多垂柳,荒村正落花。
岸侵溪水阔,云淡夕阳斜。
布帆无恙且迟迟,送客聊吟白传诗。
月夜有人曾问渡,风流恨我不同时。
江心铺练平无迹,柳岸藏星悄未知。
长为弹铗客,不作弃繻生。
苦调增三叠,狂歌忆四明。
花前连理曲,月下步虚声。
华发愁潘令,穷途哭阮生。
南风吹梦处,昨夜到春明。
慷慨铜琶曲,凄凉锦瑟声。
欲寻彼岸叹迷津,暂对山僧面目真。
暮雨留车成小住,寒云锁寺不知春。
子将月旦寻遗论,明远风怀信可人。
屈原已死潇湘空,蕙兰不生芳草丛,朅来南阮萧斋中。
美人不见相思瘦,一枝折赠秋风后,夜雨西堂落红豆。
我昔曾谱《猗兰篇》,空山鼓之谁与传,烦君更乞冰丝弦。
萧萧黄叶下,故国剩离宫。
古木樵人径,斜阳牧笛风。
纵横秋潦浊,莽苍乱山童。
大石横卧如睡羊。
小石侧立如惊獐。
数笔都梁倚苍筤。
谁唱吴娘暮雨歌,萧萧旅邸奈愁何。
年来心绪如荒井,也向东风暗作波。
秋高锁院觉深沉,时共诸贤探邓椅。
常恐骅骝空过目,敢言桃李欲成阴。
研经辛苦看华鬓,报国文章本素心。
故人松竹问初盟,流水行云笑此生。
解语老猿曾识面,试飞雏鹤未知名。
银笺剩有牢愁句,玉笛偏多感旧声。
行李萧萧雪戒途,千寻岩壁一筇扶。
泉流涓滴终归海,山势盘纡直到吴。
衣上岚光行处散,藓深碑字望来无。
纡回石级接天长,北苑屏风面面张。
十里鷇音随地转,一肩湖草过山香。
卉衣推髻盘荒径,红橘青瓜贡尚方。
朱霞天半接高峰,怪石森罗拥翠蓉。
竹外茶铛敲雪煮,溪边水碓带烟舂。
危嵝尽入云林画,绝磴来寻康乐踪。
信有离尘境,登临共把杯。
潮平江水阔,日出海门开。
胜地多名迹,君生愧不才。
杨柳阴阴太傅祠,行人下马读残碑。
遗言杜预才堪代,敛手张华计不疑。
我谓孙王归洛后,略如隋帝破陈时。
突兀疑填石,荒唐纪断鳌。
谁移华岭峭,偏障海门高。
吴楚千帆月,江湖五夜涛。
独宿云堂一磬深,空山莲漏滴沈沈。
月临绀殿浮松气,风动金铃落梵音。
永夜禅镫悬客梦,高秋旅雁动乡心。
攀条老泪坠天涯,怅望云端白鹿车。
山好几疑身入画,日斜遥指店为家。
缘村桐树垂黄实,绕涧藤梢落紫花。
南交镇层巘,杰阁倚云开。
海日半山雨,松风一壑雷。
新收平寇略,谁识济川才。
半通墨绶一官微,滋味仍然是布衣。
无可柰何甘蠖伏,不如归去羡鸿飞。
山衙看竹随流水,别墅停骖送夕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