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闻道裴公返近郊,野堂潇洒自诛茅。


城隅古道人孤往,门外新松鹤已巢。


京洛上公时问讯,江潭渔父或求交。

居人犹洒汗,行子独何堪。


鸟翼垂难戢,龙鳞渴未安。


只疑临火井,谁暇乞冰盘。

仲夏草木莽,离慜郁长鞠。


凉台不可得,仁祠映林麓。


呼儿移卧具,来就老尊宿。

绿阴浓。
看梅林堕实,荷沼涵空。
行过小径,扬习习微风。

梅溽霏微昼景长,竹吹清润着衣裳。


未妨燕坐连宵雨,且对澄心一炷香。

晴湖卷箔挂窗时,三面山光翠霭低。


渐放扁舟波浩荡,喜看台榭水东西。

雨过梅黄五月天,风林密处渐闻蝉。


直须破浪销烦暑,一顷波光一棹烟。

雨湿云容廓太清,池边向晚喜闲行。


回溪曲港烟波绿,已有荷花照眼明。

田田秧稻半青黄,比屋人家煮茧香。

新绿侵人襟袖爽,满川烟水助清凉。

且欣久雨得新晴,水面荷香入座清。


尽日水塘无一事,夏莺恰恰啭新声。

夏日山居好,清风报断梅。


林深蚊却退,山合鸟飞回。


一霎过云雨,数声深水雷。

六月长安道,功名两字催。


云头烘赤日,马首渗黄埃。


汗额挥淫雨,饥肠转殷雷。

手汲清泉和碧烟,细临晋帖满吴笺。


南风送暑催三伏,西日下山留半圆。


丹柰雨肥禽着意,画梁泥足燕高眠。

小楼长日转朱炎,妆裹残书手自签。


性癖真成文字蠹,官清拟办水晶盐。


白云出岫来当户,绿树摇风送入帘。

绿阴树树水田田,坐爱牛羊散远天。


风送潮声来别浦,云收雨脚过平川。


几村茅屋青山外,无数渔舟白鸟边。

小卜山居背郭开,江流面面绕亭台。


树犹若此谁堪待,少不如人老渐来。


一曲缓歌闻白苎,满天凉雨过黄梅。

柳烟槐雨带斜阳,极浦遥山入渺茫。


溪水通潮鱼作队,梅风催夏稻成行。


奇书到手添交直,往事惊心免校量。

野寺临溪古,方桥驾石牢。


云车停远盖,风树隐虚涛。


赤日南天迥,青岩北斗高。

幽居带林皋,烟草共墟里。


两日不相承,鸟啼春竹紫。


川平雨初集,日落风更起。

路转溪仍合,沙平水屡侵。


放船思极浦,下马得高林。


却望烟霞色,微闻钟磬音。

今日南园好,超然欢笑同。


谁知林塘幽,有此路径通。


脱巾芳树下,行酒青草中。

便篘新酒钓新鱼,况是林塘雨过初。


为扫松阴苔藓石,醉来容我卧看书。

青松深处一茅庐,知是萧郎旧隐居。


安得鹤飞报童子,便篘新酒钓新鱼。

日高南涧午,云度北岩阴。


坐石依行树,听泉醒渴心。


遥望西华观,微闻钟磬音。

小楼动秋意,风雨忽来时。


暗失黄尘陌,平开绿草池。


朝闲成久卧,气爽得新诗。

夏日园林积雨晴,美人聊此驻行旌。


歌吟满座皆吴调,老病当筵自鲁生。


花院凉风醒客思,柳塘斜日乱蝉声。

日暮重门寂,风凉独树斜。


一樽元亮宅,万卷子云家。


白石垂兰叶,清池出藕花。

城西六月暮,笛里万山秋。


野水天光净,沙汀日色浮。


清觞聊泛泛,白鸟任悠悠。

禅心尤自旷,不在比邻间。


一棹珠江远,三秋蓟雪还。


月篷推自看,云路悟应闲。

绿发剑光寒,青云识俊官。


笔花江梦醒,诗帙陆装宽。


阅世已无语,因君忽破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