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遥夜独无趣,恍然思故交。


泉声飞石壁,星影动林梢。


志壮难低俗,情闲任献嘲。

钟鼓九衢绝,出门千里同。


远情高枕夜,秋思北窗空。


静见烟凝烛,闲听叶坠桐。

菊朵寒浓,筠梢宵黑,锁住鱼云一片。
漏点蟾光,照闲庭初遍。
去年里,今夜断桥露饮,多少隔霜人面。

匹马西游日,从吴又转荆。


风雷几夜坐,山水半年行。


梦永秋灯灭,吟馀晓露明。

春夜不能寐,起坐弹吾琴。


泠泠七弦上,感激怀知音。


微雨半帘静,孤灯千里心。

传里诗筒两度过,河源君子近如何。


甘棠昼永迷青野,芳杜春深覆绿波。


两地颇同多枳棘,九州何处奏弦歌。

老屋风悲脱叶,枯城月破浮烟。
谁人惨惨把忧端。
蛮歌犯星起,重觉在天边。

七叶门风,三槐世德,先生作述无忧。
笔精墨妙,名下更空俦。
富贵公家自有,但称寿、八十平头。

瓮里醯鸡,裈中蠛虱,人生大抵皆然。
蛮争触斗,割据几山川。
多少移山填海,凭意气、不肯由天。

山出篱前,水周堂下,高轩插架朱藤。
亭台新绿,曲径隐斜曛。
正好清和天气,黄鹂唤、游女如云。

折絮夭风,冻花侧雨,薄寒新上罗衣。
可怜人意,恰对可怜时。
几度思量往事,回首处、风景凄其。

古郡草为城,怀贤隔此扃。


水风凉远树,河影动疏星。


江国晴犹润,烟林暮转青。

岁穷长年悲,越吟游子思。


寒风起枯杨,夕坐知天霜。


落星动海白,飞沙吹云黄。

梁客梁甫吟,北风号沙林。


连山激湍波,海气结愁阴。


虽持一杯酒,而有万古心。

孤灯黯黯篆烟销,久客归心付寂寥。


半枕家山天易曙,一窗风雨夜无聊。


北鸿阻海书难寄,南树逢秋叶未凋。

不到山中月再弦,夜来重忆住山缘。


身依好友乡心断,眼见时人道力坚。


露下草虫闻细语,风前巢鹤解安禅。

小楼深坐一镫微,风雨凄清影自依。


乡国别来无只字,天涯相念各重扉。


病思就岳求苓术,梦喜还山见蕨薇。

晚云知有关山念,澄霄卷开清霁。
素景分中,冰盘正溢,何啻婵娟千里。
危阑静倚。

木叶飞如雨。
绕空舟、惟闻暗浪,悄无人语。
篷背新霜侵衣袂,冷压釭花不吐。

深院一灯青。
孤吟睡未成。
听萧萧、叶打疏棂。

夜寒偏是苦更长,反侧不眠思故乡。


三唱早鸡孤馆月,数声残角满城霜。


家书不到双鱼断,天地无情雨鬓苍。

回望寥天片月高,侧身今古忆吾曹。


西楼此夜闻长笛,南国归心折大刀。


搔首断鸿回绝塞,缄书双鲤落秋涛。

高秋静院寒先至,孤月长涂影倍怜。


生死顿疑千里外,悲欢徒忆十年前。


相看容易成岐路,共阅艰难更远天。

萧条寒色掩山斋,夜静钟残影自埋。


念尔情穷尚孤寄,因人肠冷一兴怀。


狂吟海岸应无伴,共棹江云那有涯。

十日不相见,相思契转深。


端忧多雪霰,怅望好园林。


钟阜浓于染,茅山翠欲沈。

黄权真快士,姚合擅诗篇。


一别春江上,重看明月员。


檐光摇短烛,香篆袅残烟。

趋驰早晚休,一岁又残秋。


若只如今日,何难至白头。


沧波归处远,旅食尚边愁。

凉风吹小苑,白露下将夕。


虫吟四壁静,雁叫重云隔。


宫月疏梧桐,山衣剪萝薜。

自西山、王气一消沈,幽人下重关。
管园林春绣,燕莺晨闹,自铸词仙。
万里麻鞋犹在,韩石枉磨刊。

霜风连日恶,霜月连夜苦。


青灯寒无光,翳翳昏复吐。


念我手足爱,相望若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