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汴水日驰三百里,扁舟东下便开帆。
旦辞杞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
老树挟霜鸣窣窣,寒花垂露落毵毵。
醉客满船歌月明,隔江灯影逐人行。
帆冲雨脚回京口,钟送潮头打石城。
南渡衣冠愁北望,东皋箫鼓报西成。
江山历朗雪初融,坐见宵分碧落空。
世景固知光霁少,人生多在别离中。
影随月下成三友,春到梅边第一风。
客船拨不开,见船不见河。
官船亦龃龉,护送烦麾诃。
逡巡各敛避,容我跃丈波。
暮辞越城东,舟子夜挽繂。
洫浍如同间,旁午不流溢。
凭风彩鹢凉,过堠奔马疾。
昨日一帆风力轻,一日已过三日程。
今朝一船江月明,万里一色秋空青。
江清月白烱相照,宇宙滉漾无纤尘。
两城相对峙,一水向东流。
今夜素娥月,何年黄鹤楼。
悠悠兰棹晚,渺渺荻花秋。
江上烟波锁几重,暮年踪迹旧相逢。
荒城鸟散千家杵,茅店鸡鸣五更钟。
地接燕台灵气合,天连粤国白云封。
两足峰头万仞青,维稍杨柳泊新城。
三江湍急催仙艗,孤扬杨舲走客旌。
欹枕樵楼更漏永,谈天星斗夜分明。
纵苇如川亦是仙,乘流载笔独谈天。
因思圣主醒庄梦,爰及巴人赋郢篇。
篷底篝灯寒听雨,匣中剑气晓和烟。
扬子桥头夜泊船,水波才定月初圆。
不眠细数经行日,笑隔东风又一年。
柔橹轻风信远天,晚山飘雨转凄然。
却疑此夕剑为怪,漫说相逢夜有缘。
吹浪鼋鼍时汨汨,狎人鸥鹭自便便。
去时枫树青,回来枫叶丹。
丹青转瞬韶华改,逐客天涯何日还。
曾忆乘槎剑江侧,剑气光芒照颜色。
卫水维舟却望频,独怜尊酒共谁论。
秋霜欲上明朝鬓,夜雨能消旅客魂。
已有浮槎供使者,不劳芳草怨王孙。
永夜羁人泊海涯,朔风烈烈透霜华。
飘零有剑为知已,迢递无缘更觅家。
三窟但工捐汉地,孤忠谁志靖胡沙。
三日北风怒,孤舟泊寒浦。
乡梦苦难着,潇潇满江雨。
青溪风静碧涵天,明月穿篷伴夜眠。
傍岸幽栖鸣络纬,声声偏入客船边。
人世销魂是祖筵,朋情别思重凄然。
烟江风雨秋帆共,山馆琴樽夜榻联。
寒露自看梧树月,重阳空负菊花天。
孤舟夜泊吴塘渡,两岸秋风响荻花。
宁海驿潮开画舫,古娄城戍咽悲笳。
雨声一夜不离枕,客虑万条都在家。
月黑星移灯屡闪,依稀打过初更。
清游如此太多情。
豆花凉帖地,知雨咽虫声。
故国一为别,舟居已半年。
山城杨柳岸,巷陌豆花天。
夜静溪声近,秋空月影圆。
舟泊曲江口,孤屿澹欲失。
遥岸渔火明,烟中棹歌息。
当此万籁静,心境两幽寂。
昨夜别扬州。
今夜真州。
此行不似少年游。
南岸弯环北岸斜,洪涛纵目望无涯。
五台旧迹传千古,四海他年或一家。
帆影随风轻似鸟,波光映月荡成花。
小棹凝寒落日边,碧空削出水云偏。
烟将帆影疑前浦,雨共滩声度短眠。
客去无星临此夕,我来何处认当年。
浩浩大江东去,迢迢红日西沈。
维舟今夜荻花深。
诗思一泓清沁。
杯酒虽欢聚。
不惯他乡住。
荒村寂寂水漫漫,又重盼、来时路。
一幅飞航扇碧澜,因风夜泊此铜峦。
浮洲蟹舍围沙岸,滨海鱼庄护石栏。
塔势随波移棹橹,钟声入梦到江干。
微茫云水自萋迷,平远山光入望低。
唱罢竹枝帆尽落,孤篷残梦尚湖西。
露重天高霜气清,满江流水浩无声。
山钟响歇渔镫远,独倚帆樯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