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秋林落叶不堪闻,野戍维舟静夜分。


明月窥篷如笑客,寒潮摇梦远寻君。


兰心尚记灯前语,雁使难逢海上群。

潮归月落夜渐分,人语空江隔岸闻。


化鹤道士不入梦,弄珠神女能为云。


天上白榆侵桂树,枝间干鹊随鸦群。

长桥十里卧晴虹,吴会山川在镜中。


岂有神鞭驱海石,遥听仙佩下琼宫。


双星寄恨三天水,半夜怀人一笛风。

九折风波一叶舠,醉眠还觉梦魂劳。


怪看皓月闻雷雨,谁遣空岩落海涛?


远谪何辞烟瘴恶,孤标终仰斗山高。


夜来亲听昌黎语,只有文章属自操。

仗剑从军侠骨横,相逢凄恻十年情。


醉来杨子潮头月,肠断蓬婆雪外城。


汉将射雕吹晓角,胡儿牧马起边声。

古木森森山鸟鸣,孤舟日暮不胜情。


多时沙际三人影,到处滩头一水声。


胸次欲横星汉外,须眉犹照晚霜清。

山寒虚籁接溪声,暮雨连空翠几层。


寄榻若无千里梦,便如云衲一孤僧。

凤凰山下凤凰桥,与客移舟自海潮。


中半秋光明月小,参差山势碧波遥。


四时得意真行乐,一榻高眠慰久要。

黄山夜泊芦花滩,北斗垂天篷底看。

有客吴吟促我兴,调高上彻浮云端。

蛟龙侧耳海波静,猿狖无声山月寒。

尚有馀香袭晚天,大江明月泊归船。


望穷空际疑霜隐,坐起寒潮见鹤眠。


星斗到襟浮不稳,云山老我未孤骞。

一水连银汉,千山拥古城。


客乘清夜息,舟倚碧溪横。


皓月危峰影,清风细浪声。

长忆巴陵山水秋,老来看画却成愁。


个中无听猿啼处,若听猿啼更泪流。

日落江路黑,前村人语稀。


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

霁月中天见绛河,黄流满地漾金波。


荒陂野火兼渔火,短棹吴歌杂楚歌。


去雁已连家信杳,闲鸥岂识客愁多。

海角亭前秋草路。
榕叶风清,吹散蛮烟雾。
一笑英雄曾割据。

雩浦四更潮已平,荡舟月落唱歌声。


山中应是夜来雨,流出落花春水生。

泊舟新安口,月出溪南峰。


红灯照窣堵,绿水开夫容。


李白题诗处,何人继其踪。

谁知玄度宅,又在五湖汀。


隐几时生白,雠书几杀青。


鸭池春浸月,渔火夜浮星。

渺渺鲸波无畔岸,北人到此骨应寒。


鹏翎漫说图南海,鳌背俄惊负巨山。


万里越裳来白雉,十年文宿动群蛮。

昨夜天聪门外泊,不闻朝鼓只闻榔。


三年一觉青云梦,始觉人间味许长。

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鹤声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头月落溪。

犍为城下牂牁路,空冢滩西贾客舟。


此夜可怜江上月,夷歌铜鼓不胜愁。

风气凉凉水气清,白榆如玉绛津明。


横江渡口晚潮退,采石矶头凉月生。


远道迢迢蝴蝶梦,旧涯历历凤皇城。

悠悠旌旆驻郊亭,车马东门劳送行。


衔命但知谈笑乐,趣装方动别离情。


千山万山风月恨,十家五家砧杵声。

七月六日立新秋,船窗风露凉萧飕。


神祠击鼓鸦集树,水驿通灯鱼傍舟。


身在江湖频北顾,眼看河汉近西流。

采石不见李太石,骑龙上天吹紫笙。
天上甚乐苦无酒,东游十二白玉城。


蛾眉亭下明月出,牛渚矶头春水生。

长风沙,风沙不断行人嗟。
行人嗟,奈君何。
南风正高北风起,大船初湾小船喜。

庐山三百寺,何处扣层云。


宿鸟月中起,归人湖上闻。


入空应更迥,近瀑正难分。

落日孤舟下石梁,蒹葭寒色起苍茫。


青天忽堕大湖水,明月长流万里光。


中夜鸬鹚回朔气,南来鸿雁乱胡霜。

江头明月白浩浩,江上行人怨芳草。


长波风急龙卧迟,远塞霜飞龙到早。


谁家砧杵衣正单,十里芙蓉秋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