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罢酒出中逵,皓魄起前楹。


始见衔半规,稍稍渐成盈。


积雪焉藏照,天地吐馀清。

昼卧虚堂夜起行,朦胧斜月透疏棂。


无端借得东邻水,一曲江州诉到明。

月落未落霜满城,鸡鸣不鸣山四更,起看北斗寒挂地,俯听长河流有声。


今夕何夕耿无寐,千古万古难为情。


欲持心事出门去,哀歌坐待东方明。

高楼深夜静秋空,荡荡江湖积气通。


万顷波平天四面,九霄风定月当中。


云间朱鸟峰何处,水上苍龙瑟未终。

明姿靓服严妆乍,垂手亭亭俨图画。


女伴当窗唤不应,还疑背面秋千下。


娇痴小妹忽惊啼,懊恼春宵睡似泥。

檐雨响不绝,披衣中夜兴。


寒声压高阁,湿气逼疏灯。


一雁叫何处,数蛩吟可憎。

袖手归来避世尘,酴醾对坐惜馀春。


靓妆不入市廛眼,幽韵只应丘壑人。


醉唤江梅君益友,力移亭竹我比邻。

夜长愁无端,岁晚易多感。


徘徊中庭步,相与肆遐览。


繁霜冷次骨,皎月清照胆。

病首棱棱卧未便,坐临风露小堂前。


娟娟缺月初离海,隐隐明河欲亘天。


忧旱有诗歌倬彼,还家无计叹茫然。

军中元不解衣裳,夜倚危樯歌慨慷。


巳惯羸躯常食少,从教短发尚心长。


海能尽月空无水,潮定期风飒有铓。

是处声歌席,一一凝尘埃。


羞掩合欢帐,独烛夜明苔。


徙倚立中庭,候虫一何哀。

翠眉冰骨净纤尘,荐枕无媒亦自亲。


湛水几时回素袜,湘妃犹恐是前身。


只怜暑气消寒玉,未觉春心动绣裀。

昼有北窗眠,宵还倚槛前。


月凉天似水,城静漏如年。


浴想黄姑渚,舟思太乙莲。

中秋万古月,城阙玩每同。


今年展奇观,对此空山中。


圆魄出东岭,海气开洪蒙。

露下洗苍苔,颤帘风定。
北郭车声破幽静。
半生羁宦,早被轮蹄催醒。

风乱残灯自掩扉,夜寒游子叹无衣。


池南落尽芙蓉叶,满地月明霜正飞。

揽衣开户纳微凉,西北遥山掣电光。
但愿天瓢膏禾黍,莫愁溪水没津梁。
午睡常多夜懒眠,虚庭步月影翛然。
酒酣恰值初醒候,香袅仍闻欲尽烟。
相伴无人依竹下,共堪与语问花前。
羁人易为感,久客难为悦。
闻君中夜起,爱此林上月。
素影流轩墀,清光对城阙。
迎风长簟,沉月高梧,雨声送夕。
去蝶销凝,啼花宛转灯晕色。
不少珠玉闲情,奈老来疏隔。
远钟入枕雪初晴,衾铁棱棱梦不成。
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
红杏花开莺唤人,姚家园中照眼新。
借问终南老禅客,何能不忆曲江春。
我怜岳下月,师礼佛前灯。
东林俱不睡,还来支瘦藤。
高秋一片月,客岁共长安。
雨后金茎影,尊前白露寒。
风波惊别易,霄汉托交难。
浔阳人已远,汴上客如何。
以我陆沉久,思君蓬转多。
风烟不终夕,天地一悲歌。
邻家闭门月色好,篱落参差残雪中。
想见老农方鼾睡,不知门外有清风。
上田下田水哓哓,南岭北岭虫啁啁。
如此月明谁管领,可怜满壁海棠梢。
虚扉浃宵开,凉镫照幽素。
肃肃鸦不翻,团团云稍去。
蛩底闻行泉,箐黑辨浮露。
一夜西风送凉雨,洗尽炎荒三伏暑。
带来秋信虫先知,唧唧灯前悲自语。
披衣起坐四更时,清气似疑天付与。
萧条瘦菊英,尚耐西风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