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东洛多名寺,西来第几灯。


一庵山月净,孤磬阁云层。


答偈容长揖,谈诗傍曲肱。

高阁冠簪会,江阳夜雁声。


征鞍非剡水,跃剑似丰城。


风雪帷犹下,关山骑欲行。

偏喜从车骑,言寻晚径香。


星前犹单父,池上即高阳。


秉烛觞宁算,题诗漏正长。

菊觞宁厌数,骑马屡过门。


结客多同舍,看花似故园。


月高燕市路,砧近汉宫垣。

官舍绕霜花,邀欢兴未涯。


雁鸿秋万里,砧杵夜千家。


明月松杉直,高天河汉斜。

广除凉月夜,高咏思悠然。


白社惭吾后,青山羡尔先。


窗琴风里响,涧水席边悬。

寓直推能赋,论交更一寻。


月悬郎署冷,山绕帝城深。


白纻传新曲,黄花寄赏心。

结构初成日,予来赋考槃。


江霜飘皂盖,林月射银鞍。


图史苏司业,宾朋管幼安。

汉时月色。
向古城一角,长窥词客。
试傍玉梅,岁岁春来探消息。

连年望月今宵意,兹地兹游略可寻。


人与沧桑同一醉,江随凫苇日相深。


歌声隐隐城西路,巢语喁喁露底禽。

万斛金波浸九垓,冰壶濯魄对含杯。


十分轮满秋今半,几处砧寒漏更催。


好语微云休点缀,为留清影共徘徊。

南北飘零寡所欢,驱驰空自愧微官。


秋风念旧鲈鱼脍,夜雨怜君苜蓿盘。


客路相逢乡语熟,禅房深坐漏声寒。

弟兄能爱客,老衲每来寻。


况有同心侣,相偕彻夜吟。


异乡消积恨,明月助清音。

倚柱看潮生,渔歌静中发。


吟罢寂无声,江风对山月。

不知秋骨渐棱棱,月白闻招带病承。


浸地一庭清上酒,凉天四角白垂灯。


衣单怕倚禁霜树,坐缺思添住岳僧。

寒客未应无暖席,深斋烛影敛空寥。


衣边水气来三泖,园里山心忆二樵。


鸟倦预依营垒燕,草芳频接上盘椒。

红烛山楼泛玉杯,清衿特为高人开。


白云似傍紫岩驻,明月解入青林来。


此夕欢留琥珀枕,平生爱觅金银台。

陶令挂冠日,东篱菊正华。


无心怀簿领,有伴到烟霞。


话久青檠短,情深绿醑赊。

燕月微黄,才到竹间,澹著江南影。
箔卷半窗,露点凉波,书屋短于烟艇。
底问青旗,笑腊酿、秋厨犹剩。

白发闽江上,几度过中秋。
阴晴相半,曾见玉塔卧寒流。
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轮初上,天阙恍神游。

弥望云铺白,高楼雪景催。


香浮金谷酒,冷逗玉堂梅。


冻雀停檐噪,寒鸦结阵来。

白露何漙漙,黄华凄以寒。


北堂闻蟋蟀,南斗正阑干。


楚客心如玉,燕姬气若兰。

白酒映尊空,黄花裛露浓。


征歌来卫女,扶醉有巴童。


香雾沉兰圃,晴烟驻桂丛。

双剑频能合,羁栖思若何。


佩萸酬令节,酌酒一高歌。


雁字秦关远,牛衣洛下多。

海国新凉一雁来,衣冠高会壮怀开。


浮亭夜月樽前满,古树秋声笛里哀。


白发朋游嗟落魄,青山旧业怨低摧。

银烛辉煌照素秋,芳樽凉夜对清幽。


香飘玉树风生户,翠拂金茎月满楼。


车马昔怜燕市别,文章今作兔园游。

知己当今夕,何妨漏几催。


纵谭灯渐短,剧饮月初来。


萧索同官况,悲歌总赋才。

棘院初鸣柝,绣衣晚散衙。


萍分俱是客,星聚即为家。


醉倚床头月,狂生笔底花。

闲园无意作衰天,水气花阴事事然。


霜后芙蓉犹有露,冬前杨柳暂为烟。


鱼龙夜惜残秋去,乌鹊寒惊片月迁。

晚潮烟袅,望楼头篙低,琉璃云净。
揖冷侯门多倦羽,犹自高谈觞政。
雀颔堆盘,莼羹下豉,雅集真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