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已作贤人隐,那禁义士伤。


鱼还谁矢直,鸟尽尔弓藏。


五岳游堪壮,千秋气转扬。

惜别兼怀感,衔杯意未平。


烽烟归远道,雨雪去孤城。


罪合边臣任,功惟野史明。

畏途日日起风波,寄语君侯奈若何。


黄雀衔环谁复有,青蝇玷璧古来多。


射工沙际窥人影,魑魅山中喜客过。

曾向长安步后尘,倦游归卧五湖滨。


云林自喜能容我,宦海从来可畏人。


一枕黄粱真是梦,数杯绿酒易为春。

一片征帆带夕晖,官桥烟柳暮依依。


别时红蓼迷江渚,到日黄花满帝畿。


命下喜生毛义檄,梦回惊睹老莱衣。

江城送客日西斜,一片孤帆去永嘉。


泽国舟中无薏苡,官桥雪后有梅花。


故人惜别重携手,游子先春拟到家。

当年邂逅大江滨,策马看花上苑春。


宦辙从来途路险,故乡归去岁华新。


东风旧宅仍栽柳,细雨芳洲更采莼。

日落烟江路欲迷,望中一片白云低。


使君心与云俱远,万里随风到粤西。

秋风江上动双旌,远驾星轺岭外行。


夹道儿童笑相语,秋江应让使君清。

长松十里路盘旋,石屋深藏古洞天。


林下诸僧闲白日,空中孤鹤下苍烟。


青山社许陶彭泽,丹灶砂逢葛稚川。

滇池西望祖乔迁,庾岭东来辍讲筵。


才合济川终远到,地因分陕暂于宣。


台端学苑推杨子,海上禅谈眇大颠。

忠诚不结主,谁复事擎拳。


用舍非关我,行藏岂问天。


抗颜麟阁画,矫翮燕然镌。

攀梅望乡邑,画舸及春行。


亲识欢相迓,旌旄惯不惊。


怀哉庙堂具,介尔丘园情。

远别容何意,临流各尽觞。


硕人怀凤举,吾道与川长。


莫谓旬宣地,应闲献纳章。

道丧日巳久,俗漓那复敦。


小人利口实,太上贵忘言。


凤竹苞维固,髯松寒更繁。

多君阴德感穹苍,锡胤还看屡降祥。


梦卜熊罴同献吉,芽生兰芷共飘香。


秦公才见三尧喜,窦氏休夸五桂芳。

高楼一目尽吴天,抚景题诗独怅然。


功业敢夸犹在后,聪明已愧不如前。


思乡欲敛江湖迹,避暑期登泰华巅。

久交意绸缪,远别情放宕。


风日扬轻暖,江山丽形状。


多君志绝人,名检不少丧。

金门同待漏,紫塞同行春。


倏忽三十年,流光如隔晨。


君昔总边赋,与我尝相因。

万松径里寺门开,故旧来游唤我陪。


伴侣烟霞空有约,品题风物愧无才。


寒光极目天连水,秋气横空月满台。

玉音褒先德,华扁侈上恩。


揭之君子堂,瞻仰无朝昏。


我闻先大夫,德善夙所敦。

吴下衣冠集胜游,扁舟游遍五湖秋。


未能执笔陪联句,懒得逢人说运筹。


绿野文章传在洛,赤松心事弃封留。

蝉噪夕阳残暑天,高楼同上思茫然。


几株古树当窗外,一带吴山在目前。


知命已甘居草野,置身不觉到峰巅。

名家钟帝里,才子继高阳。


燕翼诒谋远,蝉联奕世昌。


骅骝看独步,鸿雁喜同翔。

杜刘二子颍川居,出处虽同语嘿殊。


勿谓寒蝉吾愿学,闭门自办静工夫。

鱼稻之乡雁鹜骄,鲸鲵喷沬撼江潮。


明公自是威风手,南土应无莠害苗。

别去丹山划七春,一廛今日是滕民。


拟撑钓舸迎前路,猿鹤从傍冷笑人。

晓来竹马跃儿曹,次第牙幢压近郊。


五老跨羊持色穗,也应欢喜侯前茅。

桂林旧著绣衣来,久矣馀波拍越台。


自古直臣多牧广,广平曾赋岭头梅。

七年苦战守孤城,食尽无人发救兵。


诸将赴河同日死,万家嚎地几人生。


中台星拆天应泣,大节堂空鬼亦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