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被浮名误,旋遭白发侵。


裴回恋明主,梦寐在秋岑。


遇物唯多感,居常只是吟。

廉问帝难人,朝庭辍重臣。


入山初有雪,登路正无尘。


去国鸣驺缓,经云住旆频。

齐国能强理若何,因封即墨与烹阿。

唐虞举措无过此,天下那消赏罚多。

危祠新搆傍湖浔,宪府思贤父老心。


即有雕题明巨榜,更闻弦诵集青衿。


百年遗爱无今昔,一掬寒泉有顾歆。

我今之年六十金,岂意倭奴绊此身。


罗汉松楸何人扫,百年堪恨不生辰。

父背三十有七载,每逢此日倍伤神。


他年俱是他卿客,今朝又作乱离人。

芳草街头绕曲池,行吟堪与大夫期。


黄金世变馀情种,白发春闲映色丝。


奉佛卷帘留燕乳,延僧隐几话峨眉。

尊酒歌骊慷慨馀,送君行矣曳长裾。


愁磨敌血先臣剑,泪乞皇恩孝子书。


花下紫骝三月路,日边丹凤五云居。

好读奇书好运筹,横刀常赋玉关秋。


铜符正选千兵守,金印犹虚万户侯。


艗趁潮来家易到,龙投池上剑难求。

老掾成迂阔,弥年信不通。


白头负高义,病眼想清风。


奉使更三节,题名在两宫。

圣贤志于道,朝闻而夕死。


回视名宦场,唾去如泥滓。


高风既寂寥,士俗皆靡靡。

洋州太守驻双轮,佳句曾留渭水春。


一纪却题关右节,二篇才出屋间尘。


濡毫忽听山僧语,题柱须防县令嗔。

麦田日日起黄埃,官长忧民意不开。


底是山灵多妩媚,故驱风雨过江来。

五福几人全。
我见君侯得处偏。
素著蔼然乡曲誉,喧传。

何逊扬州迹未陈,染衣不是洛城尘。


毫端一线阳和力,中有江南万斛春。

十年木屐步苔痕,石上松间水自喧。


三辟草堂仍被褐,数行书札忽临门。


卧多共息嵇康病,才劣虚同郭隗尊。

客在烟霞里,闲闲逐狎鸥。


终年常裸足,连日半蓬头。


带月乘渔艇,迎寒绽鹿裘。

昨日年催白发新,身如麋鹿不知贫。


时时亦被群儿笑,赖有南山四老人。

久是烟霞客,潭深钓得鱼。


不知芸阁上,遗校几多书。

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


人定军州禁漏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一别朱门三四春,再来应笑尚风尘。


昨宵唯有楼前月,识是谢公诗酒人。

虚堂遥挹历山青,坐对金华两使星。


四海故交逢此夜,十年乡梦忆重经。


多君京国书连屋,借我幽居花满庭。

中冬特制鹤袍新,来问城南失火人。


降服正修前古礼,解衣还荷大夫仁。


行藏自愧名衔重,辞受能忘道义真。

却盖褰裳走雨中,风雷坛下露丹衷。


病夫少亦叨民社,今日低头欲拜公。

锦袍新制自仁侯,病客逢灾正独愁。


老钝尚留双石砚,清寒犹问一狐裘。


伤心事已如云散,象德人还为鹤羞。

苍苍余发视茫茫,七十年将病莫当。


杖屦不支新步履,衣冠空忆旧班行。


三章未已终辞阙,一拜犹难敢上堂。

上尽高台复有台,海天睛眼逐云回。


径当转处还逢石,坐得便时本藉苔。


风雨重阳初掩霭,乾坤吾道政徘徊。

种玉开云兴不悭,郁葱由是遍西山。


正忻绕膝添扶老,敢妄弃繻薄抱关。


数亩瓜田惭旧业,百年世系待新刊。

滇云东泛楚江明,两月难消六载情。


执袂忽惊离远道,逢时何敢负苍生。


梧桐月上三山朗,棠荫春深奕叶清。

十月小阳春满城,笑携长剑事云程。


不辞孟浪还今日,敢冒贤名比昔英。


万顷波光舟五两,千山晴色酒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