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霓旌万里拥楼船,共说牂牁汉郡年。


秋浦送人歌白苎,夜郎吹笛待青莲。


两藩重镇盘江合,五姓番君后殿延。

教子一经成,封君五品荣。


床捐大夫箦,星堕少微精。


移花锹尚暖,剩酒客谁倾。

汉将移军细柳营,每从高会听鸣筝。


惟应落帽当筵醉,那取从军载笔行。


彩鹢停风维晓岸,断鸿随雨入秋冥。

鼎地千年计不轻,特从阙下借中丞。


长江旌节陪留守,大侠屠埋偃孝陵。


一道旧寒桓典马,群公今职郑州鹰。

句容出宰四方师,水部分曹八座知。


来视长公方几日,忽摧大老是何时。


怀桥因梓生悲易,出塞还家得信迟。

占年未慰三农望,祷雪真悬万姓忧。


稍喜琼枝撩碧汉,转看银海映神州。


随车细片疑飞盖,扑马轻团类打毬。

晋公雅望复英姿,坐领楼船远视师。


夜半自平淮蔡日,秋深同上华山时。


军营列岸江全绕,骑火穿林席屡移。

细雨作梅黄,微薰带远芳。


方舟闲菡萏,圆沼拍鸳鸯。


帐浅莺歌短,屏深燕语长。

前屏度白鸟,隔水敝朱扉。


柳叶为丝拂,梨花作雪飞。


罗衣烟色映,宝瑟月光晞。

公孙舞浑脱,长史妙心画。


老兵涂帚垩,中郎出飞帛。


得法自所见,岂用规畴昔。

昔人品淄渑,惠山压东南。


谁知十里隔,通此一勺甘。


初不劳箨龙,漫山走嵌岩。

为贫作漫仕,未必胜陆沈。


冠缨日羁縻,鬓发空侵寻。


昔为云出岫,今作鸟归林。

春风始用事,天意有反覆。


坐令冰雪姿,吹作锦绣谷。


粲粲玄都花,依依照人目。

登临思昔人,有意在山麓。


举首瞻孤云,怅怀思宰木。


云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触。

舟师分水国,汉将领秦官。


麾下同心吏,军中□□端。


吴门秋露湿,楚驿暮天寒。

丈人东南来,复作西南去。


连年万里别,更觉贫贱苦。


王事有期程,亲年当喜惧。

朝下公门不曳裾,身宽心远等林居。


传家声烈三公后,贮腹平生万卷馀。


藤架倚春听语鸟,石池迎日数游鱼。

赵侯诗律近风骚,雅意推贤答圣朝。


鸿雁著行过渭水,凤凰览德下虞韶。


三千著籍今为盛,九万论程不作遥。

东方千骑贵当年,白发居头也自贤。


肯费精神修客主,稍回功誉入章篇。


虚名不救空肠厄,晚岁仍遭末疾缠。

后水喧江落浑黄,晚云障日作微凉。


笙歌声里旌旗动,罗绮丛中语笑香。


劝相秋郊开稔熟,摩娑苔壁吊荒亡。

中年为吏晚专城,不独身荣府亦荣。


江汉风流见羊杜,相门经术有韦平。


十年一别音书绝,万里相看骨肉情。

丈人鲁诸生,明刑如皋陶。


幸宽右顾忧,未惜一身遥。


西南万里行,可以断绳桥。

堕絮随风花作尘,黄楼桃李不成春。


只今容有名驹子,困倚栏干一欠伸。

书生作意一斑足,杜陵据鞍两眼寒。


风雨唤人归去好,免教街吏报平安。

老大悲伤节物催,酒肠枯涸壮心灰。


惭无白水真人分,难置青州从事来。


倦笔懒从都市出,醉眸刚为曲车回。

只应青眼老,尚记白头翁。


一别今何向,三年信不通。


不应书字倦,未有北来鸿。

天险连三峡,官曹据上游。


百年双鬓白,万里一身浮。


可使人无讼,宁须意外忧。

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


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


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

属城甘雨几经春,圣主全分付越人。


俗眼不知青琐贵,江头争看碧油新。

晦静先生甲戌榜,元章先子幸同年。


升沉一付六如梦,休赋青云紫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