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九锁绝人寰,一嶂耸天柱。


自从开辟来,著此洞天古。


奇石千万姿,元不费神斧。

玉室金堂积翠边,旧游犹记劫灰前。


禽声夜捣千年药,花片春浮九锁泉。


洞府暗通沧海路,楼居何异化城仙。

青山九琐处,白发一龛居。


清斋诵黄老,不阅世间书。


餐霞养真气,对月礼空虚。

振衣浴罢体更轻,竹枝投石声彭觥。


空山昨夜龙洗窟,雨过万壑泉纵横。


山灵知我有默祷,故遣松风作前导。

九锁神仙地,灵踪隔世纷。


仙翁能引客,天柱半侵云。


翠雨时沾袂,玄惟自作群。

大涤山南芳草秋,风吹薜荔红泉流。
先生讲堂在空翠,明星晓映苍龙湫。


中藏宝书石窟幽,武夷仗策凝清眸。

我生百无能,唯工说山水。


洞霄天一柱,真仙昔居止。


苍崖入九锁,修涧清彻底。

旧与清泉白石盟,身闲方作洞霄行。


青山延客元无锁,碧涧流花似有情。


古洞欲随仙隐去,高冈终待凤来鸣。

顾影叹嵇康,涤器从司马。
牛若无知若有知,正是知音者。


充耳不闻钟,雷响惊鸣瓦。

谁见苍龙劈石开,此峰元自胜飞来。


阑干截断山头雨,赑屃翻将地底雷。


寒甚只疑云是雪,霜馀每恨叶成堆。

第几峰前苍玉洞,何年于此凤求皇。


梧枝宿久毛皆变,竹实餐多髓亦香。


露湿紫苔春似锦,月明丹穴夜生光。

怪石蜿蜒驱不动,自从开辟镇重坤。


雨声多在南山殷,云气都令白昼昏。


百尺潜虬窥海眼,一杯流水浸松根。

石色斑斑野鹿胎,石身浑裹夜明苔。


直将瑞气穿龙洞,不比游尘汗马嵬。


岩下松枝同不朽,月中鹤驾合频来。

玉室金堂世有人,龙眠龟息鹤精神。


暑风吹起尘三丈,城市出来闲采真。

山以水而胜,水以人而清。


人水亦何事,乾坤无限情。


酒好满杯饮,诗到一篇成。

玄盖天中万象垂,洞门无钥许人窥。
仙踪直与华阳接,能继玄同有阿谁。
一庵闲地足神仙,能驻人间大小年。
赤鲩夜飞丹井月,紫鸾春步术苗田。
山经我欲紬金匮,昼漏时闻滴宝莲。
吾闻泰山云,触石无不至。
如何兹山中,有石象云气。
仙人事狡狯,幻化翻手易。
清飙吹衣裳,缥缈淩层巅。
玲珑峭壁下,杖策穷回旋。
名图谢模写,大巧无雕镌。
觱沸槛外泉,远出天柱阳。
清音映空谷,潜波涣寒塘。
昔人养灵芝,长年此山旁。
洄洑古涧深,蜿蜒层湍壮。
长年蓄飞泉,一决起豪宕。
高有百尺松,蓊郁蔽青障。
嬴秦乱天纲,猛志凌海水。
长驱万山石,鞭策无远迩。
馀威及兹地,夜半走百鬼。
昔贤所游地,道路行逶迤。
中分山腰半,倒插石脚危。
公生元祐时,名与日月垂。
苍山下孱颜,中有神龙栖。
神龙眇何许,一水涵清溪。
深藏岩壑古,迥破风烟低。
连峰路塸堮,幽洞摩苍穹。
石门松萝隘,伛偻趋儿童。
泠泠太古泉,环佩声丁东。
殊庭天柱西,微径罗荆榛。
驱车谷口亭,清气已迫人。
元锁为我开,灵关岂无津。
巍巍元盖天,岩穴閟仙宅。
别户穿虚明,层辉荡空碧。
神鼓振玉音,丹崖落琼液。
此时仙兴发,九锁访名峰。
玉洞昼飞鼠,石池春浴龙。
异人花外见,道士酒边逢。
大涤山藏碧玉函,神龙护穴虎驯岩。
华阳邃道通仙处,始见元同骨不凡。
灵山实秀德,仙圣杳难亲。
水溜空沿石,云扃不见人。
川原世上异,日月洞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