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粉红朵子不胜簪,何日移根鹫岭深。


碎颗绿攒知暑过,栾枝红透得霜侵。


凉分细叶犹张盖,秀结枯条可架禽。

木异难侪众木淹,刻成慈相孔仁谦。


真珠璎珞鸳鸯殿,白玉屏风翡翠帘。


晴雨祷祈随感召,香灯炽盛极庄严。

画栋朱檐暴虎蹲,乱钟穿翠掩朝昏。


去来所得无多衲,觉悟何曾有二门。


山鸟山花应自若,佛心佛法与谁论。

一径联镳去,身疑在画图。


林阴穿欲尽,山霭近还无。


下榻聊盘礴,裁诗屡嗫嚅。

路盘山径转霏微,湿翠霜红净晚晖。


万古东南天竺盛,十年尘土赏心违。


鸳鸯殿后空题句,南北峰头且振衣。

万山深碧里,天竺数重回。


落木秋峰见,分香山市开。


凄凉宝掌寺,零落客儿台。

灵隐天竺山,清流漱奇石。


草木郁青葱,岩洞耀丹碧。


有时闲联骑,尽日为散策。

路绕青崖逼,山回绀殿悬。


云霞低四岭,钟梵出三天。


甘露浇灵药,名香绕座莲。

步入春溪九里松,南屏如画障芙蓉。


遥知金界焚香处,天竺峰头朝暝钟。

风波满平地,世路绕羊肠。


急欲逃尘网,遥登选佛场。


云深午犹暝,竹密夏生凉。

丹井冷泉虚易到,两山真界实难名。


石和云雾莲华气,月过楼台桂子清。


腾踏回桥巡像设,罗穿曲洞出龙成。

轻裘缓辔访禅关,愧我来游鬓已斑。


猎向蓝田非小队,灯传天竺是名山。


逐臣双泪愁边赋,狂客偏酡病后颜。

残雪初干溪水滑,梅花狼藉桃花发。


灵山僧去荡虚舟,满棹晴云带新月。

云笈遥携智者书,要寻初地作工夫。


灵山忏主堂前草,试看春痕几遍枯。

九里松边鹫岭头,松声长带白云秋。


梵筵多有吟僧在,须认诗中第一流。

宝叔山前翠打围,涌金门外水涟漪。


出关便有渔讴起,底事公卿都不知。

我闻辨才师,解空称第一。


病子得摩顶,其疾顿若失。


救物运真悲,了心非幻术。

十里高松树,松边屋数间。


客同终夜话,心是一般闲。


灯色难禁雨,秋声不离山。

东坡谪蛮荒,梦想两天竺。


哦诗寄东山,妙响振林麓。


作祠卫公旁,一杯奠椒浆。

冷泉亭角坐移时,试看孤峰飞不飞。


峰自不飞人自醉,暮鸦栖了更忘归。

呼猿才了复临流,洗出胸中一派秋。


泉石世间真富贵,几生修得到巢由。

游山此是第三回,天竺禅门八字开。


已断此生休佞佛,又随人去乞灵来。

眠云啸月走枯藤,不是园丁叫不应。


自恋香林不归去,前生恐是住山僧。

幽幽祇园树,色界閟宝坊。


粲粲庭下桂,秋光何炜煌。


道人外芳芬,鼻观无来去。

秋风凉夜话临歧,却到淩江分手时。


对面寒山吹朔雪,非君谁和远游诗。

每日登山作赋还,常馀苍翠染眉间。


昨宵更作游仙梦,携尔同登万仞山。

倦即抛书隐衲衣,虚舟到处是禅机。


凭君稳诵弥陀佛,待我功成拂袖归。

天竺参禅最上头,香风拂拂近瀛洲。


湖光似练浮虚阁,春柳如烟载雪舟。


到此定知心了世,从来一任海为沤。

山深洲渚不胜寒,念尔羁孤客计难。


尔自杖头夸满百,春风容易上长安。

窈窕招提境,何年阿育开。


泉泉皆八绕,树树作双栽。


雁刹青鸳出,珠函白马来。